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城市“抢人大战”政策再定位——聚焦青年流动人才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2 21:57
  城市"抢人大战"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新现象,催生了参差不齐的人才吸引政策。本文使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青年流动人才(45岁及以下、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回顾研究文献,从收入、住房、子女教育、落户意愿与产业结构等五方面,结合"抢人大战"的诸多人才引进政策,总结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剖析其背后问题,提出政策再定位的建议:结合城市定位给予人才合宜的承诺条件;保障人才差异化的住房福利需求;相机破除教育资源壁垒;增强户籍的公共资源附着力实现多渠道留人;提高所引人才与当地产业的契合度。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201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城市“抢人大战”政策再定位——聚焦青年流动人才的分析


主要城市青年流动人才平均月收入

户籍,意愿,青年,人才


庠缸罡叩某鞘校?ㄈ胍庠副?例接近90.0%;而同为一线城市的广州市和深圳市迁入意愿比例为60.0%左右;天津市的GDP总量虽然不及北上广深,但由于具有相当程度的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且相对生活成本较低,在该地的青年流动人才仍有较高的落户意愿;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如青岛市和杭州市等,在经济条件良好的基础上,由于生活环境宜居,居住性价比较高,青年流动人才落户意愿也相对较高。西部和中部城市的户籍迁入意愿比例较低,普遍低于50.0%。%1009080706050403020100图2:主要城市青年流动人才户籍迁入意愿当前,各大城市纷纷加入“抢人大战”,出台落户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但青年流动人才在各大城市的落户意愿存在显著差异。一方面,生活成本相近时,落户意愿与城市资源相关,如2017年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的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39843元、39792元和38320元,三个城市的生活成本相近,但青年流动人才在北京市和上海市的落户意愿更高,这是因为户籍背后所涵盖的社会福利和公共资源才是吸引青年流动人才落户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在医疗和教育等资源相近的城市,人才落户意愿的高低与生活成本差异相关,2017年天津市人均消费支出比深圳市低10479元,更低的生活成本为天津市带来了青年流动人才更高的落户意愿。此外,尤为重要的是,当青年流动人才在生活成本和城市资源之间进行权衡时,城市资源的吸引力更大,以天津市和重庆市的比较为例,2017年重庆市人均消费支出为17898元,尽管生活成本更低,但户籍附着的公共资源有限,青年流动人才的落户意愿相对较低。因此,各大城市更应该审视到青年流动人才在选择户籍时其背后更深层次的缘由,是受到户籍所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力资本流动性与创新——基于我国人才引进政策的比较研究[J]. 陈秋玲,黄天河,武凯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2]新一轮“人才争夺战”的工具导向和价值反思: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J]. 赵国钦,张战,沈展西,洪倩.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8(06)
[3]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省际流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张抗私,周晓蒙.  人口与经济. 2018(01)
[4]杭州市创新人才发展政策分析[J]. 李帮彬,方阳春.  科研管理. 2017(S1)
[5]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以中央“千人计划”为例[J]. 杨河清,陈怡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16)
[6]我国省级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 朱军文,沈悦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7]江苏三大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比较研究[J]. 刘媛,吴凤兵.  科技管理研究. 2012(01)
[8]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扩展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J]. 葛玉好,牟小凡,刘峰.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1(04)
[9]大学生跨省流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岳昌君.  复旦教育论坛. 2011(02)



本文编号:3585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585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9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