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日军南京暴行与罗斯福的反应

发布时间:2018-03-04 17:13

  本文选题:日本侵华战争 切入点:南京暴行 出处:《历史研究》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37年9月下旬日军对南京地区的轰炸高潮后不久,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隔离演说",暗示要对日本实行制裁。在"隔离演说"的鼓舞下,国联代表大会通过了谴责日本违反《九国公约》和《非战公约》条约义务的决议。"帕奈"号事件后,罗斯福以此为契机,制定了封锁日本、对日本实行禁运的战略。1938年1月,在收到反映日军暴行的电报后,罗斯福指示向媒体透露日军暴行,考虑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财产,试图以此扭转美国孤立主义的倾向。尽管罗斯福对日军暴行作出了反应,但在具体落实时却显得十分谨慎、拖延和克制,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孤立主义思潮的制约、国会反对意见的影响,同时,影响美国民意的策略、罗斯福个人领导风格等也是重要的因素。美日最终走向战争的具体诱因之一是美国逐步对日本实行石油、废钢铁等物资的禁运及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这实际上是罗斯福"隔离"战略的落实,而"隔离"战略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日本的侵华战争,特别是日军的南京暴行。
[Abstract]:Shortly after the Japanese bombing of Nanjing on late September 1937, Roosevelt made the famous "isolation speech," hinting at the imposition of sanctions on Japan. Encouraged by the "isolation speech," The Congress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adopted a resolution condemning Japan for violating its treaty obligations under the Convention of Nine and the Convention on Non-Warfare. After the "Panai" incident, Roosevelt took this opportunity to formulate a strategy for blockading Japan and imposing an embargo on Japan. January 1938, After receiving a telegram reflecting the atrocities of the Japanese military, Roosevelt instructed the media to disclose them and consider freezing Japanese prop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an attempt to reverse the trend of American isolationism. However, when it comes to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it appears to be very cautious, procrastination and restraint.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it is restricted by isolationism, influenced by the opposition of Congres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tactics that influence the public opin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Roosevelt's personal leadership style wa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One of the specific reason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eventually went to war wa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had gradually imposed an embargo on Japan on oil, scrap steel and other materials, and frozen Japan's asset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was actual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Roosevelt's "isolation" strategy, which to a large extent resulted from Japan's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especially the Japanese military's Nanjing atrocity.
【作者单位】: 江苏省行政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美国外交文件中的南京暴行研究”(11BZS04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1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杭福珍;试析罗斯福政府的“欧洲第一”战略[J];历史教学问题;1995年04期

2 刘子靖;罗斯福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胡才珍;左昌飞;;论罗斯福的德国政策对德、美历史巨变的影响[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胡小芬;郭飞根;;罗斯福时代的美国欧洲犹太知识移民政策(1933-1945)[J];理论月刊;2008年07期

5 韩飞;;试论罗斯福的“睦邻”政策[J];黑河学刊;2009年03期

6 李晓妮;;用现实主义解读罗斯福的南亚政策[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08期

7 胡小芬;;罗斯福时代美国移民政策的特点和影响[J];世界民族;2009年05期

8 杜洋;付妮娜;王巍;;罗斯福的就业思想及就业政策与措施[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刘达永;罗斯福的主要农业政策述评[J];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10 邓蜀生;罗斯福对华政策经纬[J];世界历史;198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祥峪;富兰克林·D·罗斯福当政时期(1933-1945年)涉及环境的三个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程文进;罗斯福与纳粹德国[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东明;从罗斯福到艾森豪威尔1940—1954年美国的越南政策[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双波;罗斯福政府时期的美国东北亚政策研究(1933-1941)[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楚菲菲;罗斯福时期美国对非洲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李亚娟;飘忽不定,,暧昧不明[D];西北大学;2005年

4 胡小芬;罗斯福时代的美国移民政策1933-1945[D];武汉大学;2004年

5 马广东;论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的犹太人政策[D];西南大学;2009年

6 蔡金娣;试析埃莉诺·罗斯福的白宫生涯[D];河北大学;2011年

7 宋海燕;美国现代第一夫人的开端[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尹翔;美国在二战参战前的军事准备[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韩长青;试论二战期间美国国会的战后国际和平组织政策(1942—1943)[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10 余妮;二战与美国国家战略目标[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66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566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9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