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非理性的价值及其引导 ——社会发展视野里的非理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1 06:01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在承认理性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我们还必须看到,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必须结合非理性因素才能得到合理解释。因为作为完整的人是理性非理性的统一,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着理性非理性两种因素,而社会发展实际上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展开过程,因此,非理性因素必然要通过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影响社会发展。从人的个体日常生活中的非理性问题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的非理性问题,从教育中的非理性问题到各种人性扭曲所反映出来的非理性问题,乃至高科技时代和信息社会所出现的各种新的非理性问题,这一切都充分表明:加强社会发展中的非理性问题研究是深化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乃至当代世界发展的重大实践课题。 本论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利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哲学、脑科学、文化学、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采取综合研究方法,初步地、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双重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具体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理性现象和非理性问题,并提出了激发非理性...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2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一 社会发展中值得深思的非理性问题
        1、非理性——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
        2、他们为什么拒绝“脱贫”
        3、非理性因素与“情商”(EQ)
        4、现代社会与人性的扭曲
        5、“网虫”还是“符号异化”
    二 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非理性研究
        1、走出传统理性发展观的误区
        2、我国非理性研究现状及其突破
        3、加强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理性问题研究
    三 研究态度和方法
        1、扭转非理性研究的态度
        2、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影响社会发展的非理性因素分析
    一 非理性概念辨析
        1、界定非理性概念的前提——理性概念辨析
        2、目前对非理性概念的理解及其存在问题
        3、非理性概念的重新界定
    二 影响社会发展的非理性因素及其结构
        1、影响社会发展的非理性因素分析
        2、非理性的结构
    三 理性非理性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 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欲望、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
        1、欲望和需要: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源
        2、情欲和贪欲——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恶”的力量
        3、欲望和需要是人类基本生存条件得以形成的动因
        4、欲望、需要是社会发展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 情绪、情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1、情绪、情感: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激发力量
        2、天然情感是人类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社会情感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4、情绪、情感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三 坚强的意志是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
        1、意志: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自我否定力量
        2、坚强的意志是人类战胜自然的保证
        3、坚强的意志是社会事业成功的关键
    四 信念、信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
        1、信念、信仰: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精神力量
        2、信念和信仰是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撑力量
        3、信念和信仰是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
    五 无意识是社会发展中的深层力量
        1、无意识: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潜在信息源
        2、无意识——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3、无意识——原始文明的立根基础
        4、无意识——社会文化发展的纽带
第四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非理性因素的引导
    一 分析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理性问题的基本原则
    二 欲望和需要的激发与引导
        1、从欲望的抑制到欲望的激活
        2、欲望和需要的引导与限制
    三 情感对理性的侵蚀及其引导
        1、理性非理性的“错位”现象
        2、情感的引导与限制
    四 信仰危机到信仰的新生
        1、从领袖崇拜到理性的回归
        2、信仰危机的出现
        3、流行在中国的金钱拜物意识
        4、信仰的新生
    五 无意识的改变与转换
        1、现代化要求改变传统无意识
        2、传统无意识的转换途径
    六 警惕社会发展中“以理性形式出现的非理性现象”
    七 非理性因素与现代人格塑造
结束语——加强非理性研究,深化唯物史观
主要参考书目(附:博士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渴望生命的绿洲[J]. 廖军和.  心理世界. 1998(01)
[2]应开展社会历史观视角的非理性研究——非理性研究述评[J]. 吴宁.  哲学动态. 1996(09)
[3]信仰缺失:世纪之交无法挥去的一种迷茫[J]. 黄盛华.  求是学刊. 1993(02)
[4]中国哲学关于理性的学说[J]. 张岱年.  哲学研究. 1985(11)



本文编号:3110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110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7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