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科学与文学的对话:鲁迅早期科学观探析

发布时间:2021-04-10 06:13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巨匠,其“文学者”形象一直被反复言说,以至于我们常常忽略甚至遮蔽了“起源”——作为“科学者”的周树人。回溯晚清,围绕“救亡”形成的实学思潮勃然而兴,在“科学救国”与“小说界革命”的双重影响下,青年鲁迅积极投身于科学小说的翻译与科学文章的译介中。与此同时,鲁迅幼时根深蒂固的文艺志趣与伴随科学教育的文学情怀,经由“弃医从文”的人生抉择,在西方异质性资源的切己体验中达到了充分的“文学自觉”。以1907年的《科学史教篇》为标志,鲁迅一方面汲取了科学启蒙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也开始了对科学主义的自觉反思。通过科学史的梳理与科学精神的揭示,鲁迅将科学理性与人学理想进行了关联性思考,重在挖掘科学演进中的“人性之光”,从而获取了独特的启蒙视野。正是这种看待科学的复杂眼光,使得鲁迅的科学观在“五四”乃至当下具有了价值重估的现实意义。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鲁迅的晚清科学叙事
    第一节 科学教育与文艺志趣
        一、南京求学与新学视野
        二、东学背景与西学思想
    第二节 科学小说与译介文章
        一、时代认同与个人选择
        二、“经以科学,纬以人情”
第二章 走出科学神话的“文学自觉”
    第一节 《科学史教篇》:科学史论与科学精神
        一、“世界不直进”的科学史论
        二、“有源者日长”的科学精神
    第二节 “致人性于全”:科学理性的人文观照
        一、“人性之光”:科学“本根/本柢”及其与文学的关系
        二、“非物质,重个人”:科学反思的个人自觉
第三章 五四语境中鲁迅科学观的再审视
    第一节 “新青年”的“赛先生”与鲁迅的“不是皮毛的真正的科学!”
    第二节 “科玄论战”的历史回顾及鲁迅的缺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本文编号:3129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129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2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