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社会学视野下的法治研究 ——法律运行体系之解读

发布时间:2021-04-29 14:23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法治,已经成为当今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是各国人民通向民主、自由、安康、幸福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从1978年以来的三十多年,作为改革开放新时代的重要内容,中国卓有成效地进行了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进程。在此期间,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发展,立法数量不断增加,立法内容不断完善,政府通过从“一五”普法到“五五”普法,使得全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法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9年,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规定在国家宪法中,从而开辟了中国保障人权的新阶段。目前在世界上如此做的国家尚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法治建设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然而,与此同时,在建设法治社会过程中时常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法治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法律制度不尽完善、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公民法律素质有待提高、以人为本的意识和社会法治信仰的普遍缺位等。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法治建设的顺利进行。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法治建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探索和研究...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一、相关研究的总体数量和主题分布状况调查分析
        二、相关研究的主要研究主题和主要观点评述
        三、当前相关研究现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与拟创新之处
第二章 法治之社会实现:法律运行社会学研究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法及其本质、价值
    第二节 法治及其社会实现
        一、法治概念的厘定
        二、法治的社会功能
        三、法治的社会实现
    第三节 法律运行与法治的内在关联
    第四节 社会学视野下法律运行体系的理论辨析
        一、当前进行法律运行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法律运行研究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借鉴
        三、社会学视野下法律运行体系的涵义与构成
第三章 法律运行体系中的社会基础分析
    第一节 法律的社会基础之内容分析
        一、法律的经济基础
        二、法律的政治基础
        三、法律的人文基础
    第二节 法律社会基础之结构分析
        一、社会基础与社会结构
        二、社会基础与社会分层
    第三节 法律社会基础之变化分析:社会变迁
    第四节 法律社会基础之问题分析:社会问题
第四章 法律运行体系中的客体之社会化分析
    第一节 法律运行体系中的客体社会化概述
        一、法律运行体系中的客体社会化涵义与内容
        二、法律运行体系中的客体社会化的宗旨与程度
    第二节 法律运行的内在动力与法律社会化的必要性
        一、法律运行的动力机制
        二、法律运行的动力机制的形成
    第三节 法律运行体系中的客体社会化实现途径
第五章 法律运行体系中的主体之社会化分析
    第一节 法律运行体系中的主体社会化的含义
    第二节 法律运行体系中的主体社会化内容与程度
        一、法律运行体系中的主体社会化内容
        二、法律运行体系中的主体社会化程度
    第三节 法律运行体系中的主体社会化动力
第六章 当前我国法律运行社会影响因素之案例分析
    第一节 典型案件及案例分析
        一、许霆案:舆情影响下的审判运行情况分析
        二、佘祥林案:社会民愤平息与司法人权保障
        三、"青年与乞丐"案:农村法律意识与传统观念落后
        四、李庄案:权力支配结果与法律运行结论的争议
        五、钟氏兄妹房产纠纷案:亲情伦理与法理碰撞
        六、莫兆军案:法律证据制度实行中的现实困境
        七、梁丽案:弱势群体保护尺度以及法律情感与法律理性
        八、何源"同命不同价"案:城市二元化结构下的法律困境
    第二节 小结:对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现状的思考
        一、对典型案件法律运行因素的归纳分析
        二、社会学视野下法治建设的社会障碍因素思考
        三、对法律实践中法律运行的动力机制思考
        四、公共案件在司法审判运行中的对策思考
        五、法律在社会整体运行中的方向性思考
第七章 法治的有效实现:我国法律运行体系的完善与重塑
    第一节 我国法律运行体系完善与重塑的涵义、原则与内容
        一、我国法律运行体系完善与重塑的涵义与目标
        二、我国法律运行体系完善与重塑的基本原则
        三、我国法律运行体系完善与重塑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优化法律社会环境、保障法律的通畅运行
        一、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保障法治建设顺利进行
        二、合理调整社会结构,普遍提高公民生活福祉
    第三节 实行以人为本,保证法律与社会发展的动态相适应
        一、确定以人为本的立法宗旨,树立现代人文精神
        二、保证法律和法律的制定与社会发展的动态相适应
    第四节 不断提高法律运行主体的社会化水平与程度
        一、法律运行体系中的立法者的社会化
        二、法律运行体系中的司法者的社会化
        三、法律运行体系中的执法者的社会化
        四、法律运行体系中的守法者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阶层与民事纠纷的解决——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分化与法治发展[J]. 程金华,吴晓刚.  社会学研究. 2010(02)
[2]法治化与社会化:现代城市发展良性运行的路径选择[J]. 巫肇胜,汤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S2)
[3]从邓玉娇案看民众“干预”司法的若干问题[J]. 罗智敏.  比较法研究. 2009(06)
[4]许霆案引发的一种思考——被搁置的案例指导制度应当迈入法治道路[J]. 冯兆美,周贤玲,吴静,刘淼雨.  法制与社会. 2009(16)
[5]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建立的若干问题 以四川省高院为例[J]. 陈明国.  法律适用. 2008(11)
[6]公众判意的法理解析——对许霆案的延伸思考[J]. 顾培东.  中国法学. 2008(04)
[7]行政诉讼调解若干热点问题探讨[J]. 黄学贤.  法学. 2007(11)
[8]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法治困境与前景分析[J]. 孙日华,马野.  经济研究导刊. 2007(10)
[9]权利是如何实现的——纠纷解决过程中的行动策略、传媒与司法[J]. 李雨峰.  中国法学. 2007(05)
[10]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民主与法治[J]. 李林.  法学研究. 2007(05)

博士论文
[1]阶层文化的冲突与整合[D]. 刘军.复旦大学 2008
[2]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D]. 沈瑞英.上海大学 2008
[3]社会冲突与法律控制[D]. 赵树坤.西南政法大学 2007
[4]法社会学在中国[D]. 汤唯.华东政法学院 2005



本文编号:3167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167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e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