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论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主体间性内涵

发布时间:2021-05-06 15:43
  法国现象学美学家米盖尔.杜夫海纳,立足于法国存在主义化的现象学语境,从审美经验视角出发探讨美学及哲学问题,建立起涵盖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人类学及自然哲学领域的美学与文艺理论体系。其美学思想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主体间性内涵,具体呈现为“主体间性思维方式(运用于美学审美经验研究)——主体间性范畴建构(建立在审美经验活动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并上升至生存论哲学的人类自我与他人的间性关系)——主体间性终极关怀(人类整体与造化自然的亲缘关系)”的逻辑发展轨迹,包括人—物关系层面的审美经验维度、人—人关系层面的个体主体维度,以及人—自然层面的终极本源维度。三大维度交汇成一种“和”的主体间性内涵,在生存论的审美领域,回答了对人之本真生存方式与精神自由实现之路的不懈追间,对人类妥善处理自我与外部世界(包括人与物、与他人、与世界、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可以说,主体间性作为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精髓,是在整体上贯穿其学术思想的总线,也是理解其学术人生的一把钥匙,更是其时代精神与现实意义所在。不无遗憾的是,由于研究视角的单一和原始材料的缺失,法国及中国学术界都从未对这种整体性、多层次的主体间性内涵加以自...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RESUME
导言
    第一节 杜夫海纳生平及其基本美学思想
    第二节 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中法研究状况
        一、法国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第三节 本文论题的缘起、意义及研究思路
        一、论题的缘起
        二、论题的价值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第一章 审美知觉意向性——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主体间性思维方式
    第一节 审美知觉意向性的理论来源
        一、对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吸收和继承
        二、对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批判和改造
    第二节 审美知觉意向性的理论建构
        一、一般知觉与审美知觉
        二、艺术作品与审美对象
        三、"现象学循环"中的审美知觉与审美对象
    第三节 审美知觉意向性的主体间性思维方式
第二章 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的互为存在——杜夫海纳美学思想主体间性思维方式的具体展开 #73■
    第一节 主体间性思维方式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中的静态体现
        一、审美对象的"自在"与审美知觉的"自为"
        二、审美对象的"自为"与审美知觉的"自在"
        三、审美对象的"为我们"与审美知觉的"为对象"
    第二节 主体间性思维方式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中的动态展开
        一、审美对象的感性与审美知觉的肉体
        二、审美对象的再现与审美知觉的想象
        三、审美对象的表现与审美知觉的情感
        四、主体间性思维方式的辩证法实现
第三章 对象"准主体"与欣赏主体的相遇共存——杜夫海纳美学思想主体间性思维方式的深度居存
    第一节 对象"准主体"与欣赏主体的主体间性关系
        一、审美对象的自律世界
        二、表现世界的时空基础
        三、对象"准主体"与欣赏主体的间性关系
    第二节 情感先验:对象"准主体"与欣赏主体的契合根基
        一、康德的先验概念
        二、舍勒对康德先验概念的批判
        三、杜夫海纳对先验概念的生存论改造
        四、杜夫海纳的情感先验
第四章 自我与他人的交往对话——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主体间性范畴建构
    第一节 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的生存论交往对话
        一、创作主体在审美对象中的显现
        二、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的间性关系
        三、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的复数化
    第二节 自我与他人的生存论交往对话
        一、他人的出场与自我本真生存的找寻
        二、作为差异性双方的自我与他人
        三、自我与他人:差异中的主体间性
第五章 人类与自然的本源和谐——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主体间性终极关怀
    第一节 作为创作者的人类与发出召唤的造化自然
        一、"灵感诗人"
        二、与人共在的造化自然
        三、造化自然与诗人的召唤和应答
    第二节 作为欣赏者的人类与显现自身的造化自然
        一、自然性在艺术审美对象中的显露与造化自然的显现
        二、自然性在自然审美对象中的显露与造化自然的显现
        三、人类与造化自然的本源和谐
第六章 杜夫海纳美学思想主体间性内涵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人—物"关系维度的主体间性思维方式:杜夫海纳的主体间性与茵加登的主客间性比较
    第二节 "人—人"关系维度的主体间性范畴建构
        一、"人—人"关系的审美经验层面:杜夫海纳的知觉主体间性与乔治.普莱的意识主体间性比较
        二、"人—人"关系的生存论哲学层面:杜夫海纳与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的主体间性范畴建构比较
    第三节 "人类—自然"关系维度的主体间性终极关怀:杜夫海纳主体间性与马丁.布伯"我—你"关系比较
结语
附录一 杜夫海纳生平年表
附录二 杜夫海纳学术著作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172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172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c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