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中国现代性建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1-05-09 03:15
  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一个现代化问题。能否实现现代化,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重大问题。但是现代化建设不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自我封闭的精神运动,而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历史过程。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全球化。全球化既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条件和历史机遇,也为中国现代化带来冲击和挑战。如何在全球化时代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走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要完成这一重大课题,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展开活动:一是建构中国现代性,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二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中国现代性建构提供理论指导。从形式上看,中国现代性建构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但从其历史与逻辑来看,二者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中国现代性建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展开研究,这不仅是理论和现实提出的两重要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从世界现代化进程来看,大凡以西方现代性为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其现代化并没有成功,依然处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边缘地带。这表明,只要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不发生改变,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没有...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现代性哲学话语
    一、"现代性"的出场
        1. 中国传统思想中"古"与"今"的时间观
        2. 西方传统时间学说中的"现在"观念
        3. 作为时代意识的现代概念与现代性原则的确立
    二、西方现代性哲学话语
        1. 黑格尔与韦伯:面向理性的现代性话语
        2. 尼采和海德格尔:批判的现代性话语
        3. 哈贝马斯:面向交往理性的现代性话语
    三、现代化、全球化与现代性
        1. 现代化:现代性建构的实践形态
        2. 全球化:现代性外推的社会空间
        3. 现代性后果及其出路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种现代性话语
    一、中国现代化道路:实践与理论
        1.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之谜"及其求证
        2.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3.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三次论争
    二、自由主义与中国现代性
        1. 作为西方现代性的理论基础的自由主义及其历史局限性
        2.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西方话语
        3. 新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三、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性问题
        1. 全球化与传统儒学的式微
        2. 东西文化论争与现代儒学的复兴
        3. 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与中国现代性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现实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现实"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
        3. 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1. "革命"现代性话语考析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革命"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及其基本含义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1. 现代化的三种模式
        2. 现代化道路三种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3. 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探索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与反思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
        1. 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
        2. 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的批判
        3. 马克思对现代形而上学的批判
    二、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三重逻辑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2. 主体性建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3. 市民社会与"和谐社会"
    三、"以人为本":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理念
        1. "以人为本"命题的提出与辨析
        2.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结语 "全球"意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去与现在——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D.本赛德访谈[J]. 前进社会主义者同盟,聂大富.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01)
[2]马克思的公平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 陈学明.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01)
[3]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科学”[J]. 陈立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05)
[4]马克思与欧洲自由主义运动[J]. 阎孟伟.  哲学研究. 2010(06)
[5]从支配到和解:焦虑的启蒙主体性之走向[J]. 刘森林.  学术月刊. 2010(05)
[6]“中国现代性”的追寻——对当代中国哲学发展主线的一种描述[J]. 侯才.  哲学研究. 2010(04)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意义[J]. 孙辉.  哲学研究. 2010(03)
[8]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J]. 陶德麟.  红旗文稿. 2010(02)
[9]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J]. 郭齐勇.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06)
[10]莱布尼茨的神学理性主义及其对中国理学思想的解读[J]. 桑靖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06)



本文编号:3176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176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c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