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天津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念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3 22:04
  天津大学作为一所以理工为主的高等院校,科学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人文教育也一直受到重视。本文在研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论基础之上,对天津大学自建校至今的教育理念进行了研究,予以剖析,并挖掘梳理了其相应的实践活动。本文第一章为绪论,对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了说明,以期能够对后面章节的写作和理解奠定基础。第二章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将两者的历史渊源分为人文教育占主导地位、科学教育占主导地位、提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三个历史阶段来阐释。第三章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倡导融合、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融合、21世纪新的人才观念呼唤融合、国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引导融合、国内教育理念的转变敦促融合等五个方面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介绍的是天津大学教育理念的历史沿革,将天津大学115年的历史分为了四个历史阶段,即初创工法结合时期、理工结合时期、多科性工业大学时期和综合性大学时期。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还选取了几位比较重要的学校掌门人的教育理念作为典型,并对之予以细致的阐析。最后一章笔者对天津大学在提高教师素养、优化课程设置、...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1.2.1 关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关概念的界定
        1.2.2 关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性分析
        1.2.3 关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对策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概述
    2.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概念界定
    2.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历史渊源
        2.2.1 重视人文教育阶段
        2.2.2 重视科学教育阶段
        2.2.3 提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阶段
第三章 我国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动因分析
    3.1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倡导融合
    3.2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融合
    3.3 21 世纪新的人才观念呼唤融合
    3.4 国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引导融合
    3.5 国内教育理念的转变敦促融合
第四章 天津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理念的历史沿革
    4.1 北洋初创工法结合时期:肇基学府北洋之风
    4.2 理工结合大学发展时期:薪火相承理工同舟
    4.3 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新时期:锐意改革日新月异
    4.4 向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时期:百年积淀续攀高峰
第五章 天津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实践的挖掘探索
    5.1 提高教师素养树立教师教书育人的主体意识
    5.2 优化课程设置提供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障
    5.3 提倡素质教育创立“天大人才”的名牌模式
    5.4 丰富校园文化增添理工院校人文精神的灵光
    5.5 重视艺术教育培养“会拉小提琴的爱因斯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 刘静.  新西部(下半月). 2009(11)
[2]大成之道: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 刘子实,吴渝.  中国高等教育. 2008(21)
[3]弘扬地域文化 培育校园人文精神[J]. 程福强.  学习月刊. 2008(16)
[4]基于人文思想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J]. 陈智勇.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5]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 褚宏蕊.  中国科技信息. 2008(12)
[6]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新探[J]. 丁霞.  理论月刊. 2008(05)
[7]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J]. 徐培华.  学理论. 2008(09)
[8]论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 陈三俊.  教育与职业. 2008(09)
[9]整合科学与人文精神,培养和谐发展素质[J]. 明兆凤.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10]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科学与人文矛盾的统一[J]. 郭昊龙.  现代大学教育. 2008(01)

硕士论文
[1]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政策研究[D]. 李乔.山西大学 2008
[2]现代大学人文精神失落的信仰救治[D]. 张永军.四川师范大学 2008
[3]现代科学技术呼唤人文关怀[D]. 白江.吉林大学 2008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探析[D]. 陈娟.厦门大学 2007
[5]论大学人文精神的重构[D]. 马力.电子科技大学 2007
[6]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探讨[D]. 刘燕萍.华中科技大学 2007
[7]我国高教发展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D]. 马慧琴.天津师范大学 2006
[8]理工科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认识与探索[D]. 武焱旻.西安理工大学 2006
[9]理工科大学课程体系的人文特质研究[D]. 黄建红.中南大学 2005
[10]论美国高等教育创新的理念与实践[D]. 张薇.广西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184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184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4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