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人格权概念解析

发布时间:2021-06-09 22:32
  本文运用分析方法、比较法、历史方法等方法立题论说,旨在于对人格权概念提出与证成、属性、内涵与外延等相关问题有较深刻而恰切的理解与把握,以推动人格权理论研究的发展,同时,亦可对现实的人格权法编纂问题有较为合理科学的回应。其中,针对人格权概念合理性与必要性的论辩、人格权的自然权利属性、人格权作为私法权利的存在、法人人格权否定论、一般人格权的确立及其适用等相关问题,本文均有较为充分、翔实的论说。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人格权概念的提出与证成”,系在对人格概念简单梳理与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人格权概念,在因于二者存有密切关联;而重点则在于回应学界存有的对于人格权概念合理性与必要性的质疑,以为人格权概念确立寻获坚实基础而作论辩。于此认为,人格权主要表现为一种受尊重权;人格权作为权利存在是逻辑上合理的,于实证法上确立是必要的;而对于人格权概念的不确定性,应正确面对且积极回应,以努力追求人格权概念的确定性。 第二章系对人格权概念属性的解析,主要在于对人格权作为自然权利存在作较为详细可靠的论说,因该属性的确证在很大程度上构成后文对人格权概念内涵与外延解析的立论前提。此外,该章还涉及对...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动机与价值
    二、本文的结构安排
    三、关于方法的一点说明
第一章 人格权概念的提出与证成
    第一节 人格的历史演变及价值变迁
    附论: 权利能力概念及其与人格关系简析
        一、权利能力概念属性
        二、权利能力与人格关系简析
    第二节 人格权概念历史回顾
    第三节 质疑与反思:关于人格权概念的种种诘难
        一、问题与现状
        二、人格权概念合理性辩说
        三、人格权概念的不确定性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人格权概念属性解析
    第一节 人格权的自然权利属性
        一、人格权是自然权利
        二、人格权系私法权利
        三、人格权概念基础与中国当前思想文化背景
    第二节 人格权商业化利用反思
第三章 人格权概念的内涵构成
    第一节 人格权主体
        一、自然人作为人格权主体
        二、法人人格权否定论
    第二节 人格权客体
        一、客体概念及其在权利构成中的意义
        二、人格权客体解析
    第三节 人格权内容
第四章 人格权概念的外延
    第一节 具体人格权
        一、序论:问题与思考
        二、成熟且已类型化的具体人格权
        三、关于某些权利是否为人格权的简单剖析
        四、小结
    第二节 一般人格权的确立及其适用
        一、导论
        二、一般人格权的确立
        三、一般人格权的法律适用
        四、小结
第五章 代结论:人格权概念解析与中国人格权法立法
    一、对人格权的认识及其限度
    二、人格权法立法并不关系于人文主义与“物文主义”之争
    三、人格权法是否应独立成编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情权属性之学理研究[J]. 何生根.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5(05)
[2]社会权与自由权区别主流理论之批判[J]. 龚向和.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5(05)
[3]人权的正当性与良心理论[J]. 曲相霏.  文史哲. 2005(03)
[4]商品化权:人格符号的利益扩张与衡平[J]. 谢晓尧.  法商研究. 2005(03)
[5]论权利能力的本质[J]. 李永军.  比较法研究. 2005(02)
[6]宪法权利的逻辑构造——分析法学的诠释[J]. 余军.  法学. 2005(03)
[7]制定民法典人格权法编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中国民法典制定研讨会"讨论问题辑要及评论(一)[J]. 杨立新.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6)
[8]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J]. 马俊驹,张翔.  法学研究. 2004(06)
[9]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J]. 杨立新,朱呈义.  法学研究. 2004(05)
[10]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J]. 薛军.  法商研究. 2004(04)



本文编号:3221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21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e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