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刑事诉讼程序的人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3 11:01
  刑事诉讼程序是用以规范人的行为的,意在为参与刑事诉讼的各类人提供一种行为框架。合理的刑事诉讼程序应当建立在一种合理的人性假设之上。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人的行为出于人的各种需求。为了满足各种需求,人需要认识其外在环境及其本身,这种认识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人是有限理性的;人需要与他人产生人际交往,这种人际交往总是在于满足自己的需求,人是自利性的。但这种自利行为在满足自己的同时,既有可能损害他人,也有可能造福他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利益需求性)、有限理性与自利性的统一体。刑事诉讼程序的设置应当平衡、认可与保障参与刑事诉讼的各类人的合理需求,抑制其不合理的需求;正视其有限理性,防范其损人之自利性。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刑事诉讼程序的人性分析,表达上述观点。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论:刑事诉讼程序人性分析的必要性。在非西方国家刑事诉讼现代化的过程中,存在一种“边陲化”的现象,即刑事诉讼现代化变成了一种刑事诉讼西方化,导致所建构的刑事诉讼法脱离具体国情,形成显性制度与隐性制度之分。另外,刑事诉讼程序规范的是人的行为,应当体现一种人文精神,但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在人文精神方面却...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4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论:刑事诉讼程序人性分析的必要性
    一、刑事诉讼程序人性分析的必要性之一:刑事诉讼研究的本土化
        (一) 刑事诉讼研究范式: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二) 刑事诉讼现代化的“歧途”:边陲化
        (三) “边陲化”现象的避免:刑事诉讼研究的人性维度
    二、刑事诉讼人性分析的必要性之二:人文精神的法律体现
        (一) 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二) 刑事诉讼与人文精神
    三、关于本文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刑事诉讼程序人性视角的构建
    一、刑事诉讼程序人性视角的构建基础:人性理论概览
        (一) 人性理论概览之一:中国人性理论
        (二) 人性理论概览之二:西方人性理论
        (三) 一个简要的比较:不同的情境与目的导致不同的人性理论
    二、人性: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一) 人类行为的发生机制:从欲望到行为
        (二) 人性概念的综合性:需求、知性与德性
    三、刑事诉讼程序人性视角的分析工具:三个不同的人性维度
        (一) 有关法律制度之人性假设的探讨:不同的法律人图式
        (二) 诉讼人的人性假设:诉讼人图式
        (三) 诉讼人的人性假设与刑事诉讼规范:规范人性化之标准
第二章 程序正当理念的人性分析
    一、正当法律程序:刑事诉讼活动的“规矩”
        (一) 正当法律程序的含义:形式与实质
        (二) 正当法律程序的发展:从形式到实质
    二、法律程序的遵守:形式正当的人性基础
        (一) 法律程序的意义:已有的解说
        (二) 法律程序与诉讼人的自利性
        (三) 法律程序与诉讼人的有限理性
    三、法律程序的正当:实质正当的人性基础
        (一) 关于法律程序正当的标准
        (二) 刑事程序正当与诉讼人的人性假设
    四、刑事诉讼的“潜规则”与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正当化
        (一) 刑事诉讼“潜规则”:司法人员的自利性
        (二)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正当化:诉讼人利益需求的衡量
第三章 刑事诉讼程序结构的人性分析
    一、刑事诉讼程序结构的立体性:横向结构与纵向结构
    二、刑事诉讼横向结构的人性考量
        (一) 传统刑事诉讼结构面临的挑战:被害人合理需求的保障
        (二) 侦查程序结构:犯罪嫌疑人合理需求的满足
        (三) 起诉程序结构:检察官的人性弱点
        (四) 审判程序的诉讼结构:法官的人性弱点与当事人的合理需求
    三、刑事诉讼纵向结构的人性考量
        (一) 侦查程序与起诉程序:侦检关系的人性解读
        (二) 起诉程序与审判程序:控审分离原则的人性基础
        (三) 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法院刑罚执行权的人性解读
第四章 审前程序的人性分析
    一、人性考量与国家控诉原则
        (一) 国家控诉原则的产生:两个转变
        (二) 私人追诉向国家追诉的转变:被害人的人性考虑
        (三) 追诉权的分立与制约:司法人员的人性考虑
    二、人性考量与强制性措施
        (一) 强制性措施的正当性:利益冲突
        (二) 强制性措施的限制性:司法人员的人性弱点
        (三) 监视居住的虚置化:司法人员的利益计算
        (四) 逮捕功能的异化:侦诉人员的另类利益需求
    三、人性考量与客观追诉
        (一) 客观追诉的可能性:立法要求与理论基础
        (二) 客观追诉实践与理论的差距:人性的视角
        (三) 客观追诉的努力方向:抑制措施的人性化
    四、人性考量与刑事不起诉
        (一) 刑事不起诉的人性基础:有限理性与利益需求
        (二) 刑事不起诉的合理制约:食人间烟火的检察官
    五、人性考量与亲告罪的追诉
        (一) 亲告罪并非自诉罪:域外亲告罪追诉机制的人性考虑
        (二) 亲告罪属于自诉罪:我国亲告罪追诉机制的人性忽视
        (三) 公诉与自诉并行:我国亲告罪追诉机制的人性回归
第五章 审判程序的人性分析
    一、诉讼人的人性与审判程序的建构
        (一) 诉讼人的利益需求与审判程序
        (二) 诉讼人的有限理性与审判程序
    二、诉讼人的人性与庭前预备程序的建构
        (一) 庭前预备程序的功能:人性的视角
        (二) 我国庭前预备程序的现状及问题:人性的漠视
        (三) 我国庭前预备程序的建构:人性的关注
    三、法官的人性弱点与审判委员会案件讨论制度
        (一) 审判委员会案件讨论制度的功能:一种人性视角的分析
        (二) 审判委员会案件讨论制度的完善方向:程序的人性化
    四、人性考量与量刑程序
        (一) 刑罚自由裁量权:立法者的有限理性
        (二) 刑罚自由裁量权的不恰当使用:法官的人性弱点
        (三) 刑罚自由裁量权的制约:量刑程序的人性关注
第六章 刑罚执行程序的人性分析
    一、刑罚执行的人性呼唤
        (一) 罪犯社会位置的特殊性
        (二) 罪犯社会处境的不利性
    二、刑罚执行方式的转变与人性尊重
        (一) 刑罚执行从公开化转向非公开化
        (二) 刑罚执行从残酷化转向文明化
    三、社区矫正的人性考量
        (一) 社区矫正及其人性意蕴
        (二) 社区矫正程序的人性视角
        (三) 我国社区矫正程序的人性化
    四、死刑犯器官利用程序的人性考量
        (一) 死刑犯器官利用问题的症结:程序正当
        (二) 死刑犯器官利用程序的正当化:人性关注
结论:一个未完的话题
    一、一个有关刑事诉讼程序人性分析的初步结论
    二、人性之花如何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绽放?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侦查程序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 陈卫东.  人民检察. 2008(24)
[2]论我国量刑制度的改革——以美国联邦《量刑指南》为视角[J]. 王文华.  法学论坛. 2008(06)
[3]刑事量刑自由裁量权及其规范[J]. 李晓明.  人民检察. 2008(21)
[4]《丹麦刑事执行法》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启示[J]. 易慧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5]论我国独立量刑程序的建构[J]. 林劲松.  南都学坛. 2008(05)
[6]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与检察权的配置[J]. 卞建林.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8(04)
[7]定罪与量刑程序分离之辩[J]. 陈卫东.  法制资讯. 2008(06)
[8]传闻证据规则的功能性分析[J]. 吴光升.  证据科学. 2008(03)
[9]刑事司法的国民基础之实证研究——一项基于城市问卷调查的分析[J]. 胡铭.  现代法学. 2008(03)
[10]中国古代刑罚思想与酷刑简析[J]. 高长富.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博士论文
[1]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D]. 王志刚.吉林大学 2007
[2]侦查构造论[D]. 黄豹.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44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44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f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