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

发布时间:2021-06-23 11:23
  美育与人格的关系问题是古今中外思想与哲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西方希腊时期和我国先秦时期,这一问题就被广泛关照。此后,中西方哲学家、思想家和美学家们关于此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从不曾停止,特别是20世纪以来,美育与人格问题的研究空前发展,产生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形成了若干自恰的理论体系,并且在实践层面有了很大发展。本文顺应时代特征与社会发展需求,从历史上关于美与人格理论的比较分析入手,探讨美育在人格养成中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美与人格理论为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以增强美育理论研究针对性为出发点,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角度,对肩负着祖国未来与民族希望的大学生之人格养成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试图对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的特质、功能,以及实践方法等问题进行阐释,构建起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的基本模式。在方法上,鉴于美育学科是人文学科,同时又是一个交叉学科,本研究采用了人文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即“人学”的研究方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基础上,注重运用多维度的、阐释性的、具有明显价值取向的描述方法。同时,研究中还运用了我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创...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 问题研究的缘起
    二、 问题研究域的说明
    三、 本论文核心概念的初步界定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五、 本论文的框架结构
    六、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七、 本论文的创新与突破
第一章 美与人格
    第一节 人格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
        一、 历史上人格理论建构的努力
        二、 马克思主义人格观念的全面超越
        三、 人格的先天潜质和后天养成的可能性
    第二节 美在人格中的价值
        一、 美学对人格问题的关注
        二、 美在人格中的先在性和习得性
    第三节 美与人格理想
        一、 人格理想概说
        二、 美是理想人格的必要条件
        三、 美在人格理想中的作用
第二章 美育与人格养成
    第一节 美育与人格养成的界定
        一、 美育内涵
        二、 人格养成的内涵
    第二节 美育与人格养成的关系
        一、 美育是人格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 美育是理想人格养成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 以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构想
        一、 以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目标
        二、 以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内容
        三、 以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形态
第三章 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
    第一节 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基本目标
        一、 时代人格是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基本目标
        二、 大学生时代人格的基本特质
    第二节 美育是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必由之路
        一、 学校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理论诉求
        二、 学校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实践偏离
        三、 美育是大学生人格养成的现实需求
    第三节 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特质
        一、 当前高校美育的误区
        二、 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特质
第四章 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目标
        一、 美育目标的一般构成
        二、 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目标
        三、 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美育目标的具体实施
    第二节 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内容
        一、 美育内容的基本类型
        二、 构建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内容的基本思路
        三、 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审美教育内容
第五章 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的基本原则
        一、 乐中施教的原则
        二、 潜移默化的原则
        三、 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 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二节 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向的美育的主要方法
        一、 知识传授
        二、 实践体验
        三、 环境熏陶
        四、 自我教育
        五、 情感共鸣
        六、 朋辈交流法
第六章 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的载体及运行
    第一节 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的载体
        一、 基本载体: 文学艺术课堂教学
        二、 一般载体: 美的校园文化
        三、 特殊载体: 教师的人格魅力
        四、 复合式载体: 网络平台和其它学科的美学渗透
    第二节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的运行机制
        一、 建设校院两级"齐抓共管"的大学生美育的领导机制
        二、 建设以"学科建设"为依托的大学生美育的动力机制
        三、 建设"全员、 全程、 全方位育人.的大学生美育的保障机制
        四、 建设以"个性化评价体系"为依托的大学生美育的评估机制
        五、 建设以"教师美学修养提升"为前提的队伍建设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出版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育哲学基础的重建[J]. 刘成纪.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2]数学的抽象[J]. 史宁中.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3]高校管理机制的权变性因素分析[J]. 周溢.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04)
[4]我国现代美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 梁红燕.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5]论和谐社会与和谐人格[J]. 杨建平.  江海学刊. 2005(06)
[6]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J]. 朱仁宝.  浙江社会科学. 2005(05)
[7]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浅议[J]. 刘保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05)
[8]个性化评价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王海波.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6)
[9]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的本土意义与历史局限[J]. 杜卫.  学习与探索. 2004(06)
[10]高校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初探[J]. 雷国铨,林惠科.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4)

博士论文
[1]审美情境与美感[D]. 李波.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的构建研究[D]. 王畅.辽宁师范大学 2007
[2]审美与启蒙的双重变奏[D]. 周燕.浙江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44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44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5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