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转型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4 06:44
  论文以转型时期为社会背景,研究了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发展问题。大众文化为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使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及精神文化生活面临多元化冲击。在社会转型时期,对大众文化进行意识形态引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证。首先,阐述了大众文化的发展轨迹。在中国,通俗文化和民间文化是大众文化深厚的发展基础。中国大众文化经历过五四时期的平民文化,七十年代的复苏,九十年代的黄金时期。直至新世纪新时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大众文化在中国迅速发展壮大。进而,分析了大众文化在转型时期迅猛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其次,论证了大众文化的社会功绩。在社会转型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大众文化为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的出现具有历史进步性:一方面,它以自下而上地方式满足民众多方面多层次需要的文化内涵,弥补了道德说教的禁欲式乌托邦文化的缺憾。另一方面,它按照市场规则对文化进行操作运行的市场属性,改变了漠视文化娱乐性的偏颇。而且,它使文化的生产方式,从传统的个人手工创作转变为大批量标准化的工业生产。再次,分析了大众文化对精神文化的负面影响。大众文化的...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内容
第2章 转型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
    2.1 大众文化的内涵
        2.1.1 大众文化的界定
        2.1.2 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关系
        2.1.3 中国共产党的大众文化观
    2.2 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轨迹
        2.2.1 中国大众文化的早期发展
        2.2.2 中国大众文化的复苏
        2.2.3 中国大众文化的黄金时代
        2.2.4 中国大众文化的繁荣壮大
    2.3 社会转型对中国大众文化的推动
        2.3.1 文化全球化的推动
        2.3.2 文化市场的推动
        2.3.3 大众传媒的推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转型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的社会功绩
    3.1 大众文化的经济效应
        3.1.1 文化创造释放经济能量
        3.1.2 文化生产催生朝阳产业
        3.1.3 文化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3.2 大众文化的政治效应
        3.2.1 公民意识的苏醒
        3.2.2 文化等级的消解
        3.2.3 政治文化的大众化
    3.3 大众文化的文化效应
        3.3.1 个体精神压力的缓解
        3.3.2 民众文化生活的丰富
        3.3.3 社会文化格局的重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转型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困境
    4.1 大众文化的现代性
        4.1.1 现代性及其双向维度
        4.1.2 人的单向度
        4.1.3 信仰的失落
    4.2 大众文化的商品性
        4.2.1 功利取向造成的后果
        4.2.2 消费主义的蔓延
        4.2.3 大众传媒的道德失范
    4.3 大众文化的非纯娱乐性
        4.3.1 文化控制的形成
        4.3.2 大众快乐的社会
        4.3.3 艺术深度的扁平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转型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路径
    5.1 明晰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导向
        5.1.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
        5.1.2 以集体主义为伦理导向
        5.1.3 以社会主义为精神支柱
    5.2 提升大众文化的人文底蕴
        5.2.1 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5.2.2 提升大众文化的历史使命感
        5.2.3 提升大众文化的社会责任感
    5.3 促进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和谐发展
        5.3.1 规范大众文化市场
        5.3.2 拓宽主流文化的大众基础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意识形态转型看当前中国的大众文化[J]. 曾现锋.  求实. 2006(S1)
[2]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 衣俊卿.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4)
[3]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游清富.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6)
[4]论我国若干消费热点的形成机制及其引导[J]. 卢嘉瑞,田学斌.  消费经济. 1998(04)
[5]中国社会信仰的危机与重建[J]. 陈晏清,荆学民.  江海学刊. 1998(04)
[6]当今国际交往中文化冲突加剧的背景及原因[J]. 方立.  高校理论战线. 1996(11)
[7]崇高与优美[J]. 许纪霖.  上海文学. 1995(12)
[8]后新时期文学:新的文化空间[J]. 张颐武.  文艺争鸣. 1992(06)
[9]商业社会中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J]. R.威尔逊,周宪.  国外社会科学. 1990(08)



本文编号:3264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64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3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