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两种文化观在20世纪中国的演进与哲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7-07 16:01
  关于两种文化的讨论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两种文化的分裂,根源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近代科学的自然观,割裂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关联,从而导致了两种文化的分裂。关于两种文化的提出,虽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学者斯诺的一次题为“两种文化”的演讲,甚至更早,但真正成为热点问题确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事情。2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及未来走势的讨论尤为激烈。但这些讨论大多是从两种文化的统一与融合的角度出发,高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和共建。本文则对两种文化关注的视角转向20世纪的中国,试图研究两种文化观在20世纪中国的演进与哲学反思。两种文化在西方文明史上的割裂与制衡,是一条醒目的轨迹,同样,对于20世纪中国的文明史,也体现着矛盾与冲突。本文首先定义了两种文化的内涵及特征,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两种文化的分裂背景,两种文化这个概念的最早提出;其次,沿着两种文化观在20世纪中国的演进,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科玄论战”,战乱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时期,揭示了两种文化在中国所凸显的特性;最后,提出了两种文化应在哲学层...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2.1 文化、科学文化、人文文化
        2.1.1 文化
        2.1.2 科学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2.1.3 人文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2.2 两种文化分裂的背景
第三章 两种文化观在20世纪中国的演进与实践
    3.1 中西两种文化观的差异
    3.2 两种文化在20世纪中国的演进与实践
        3.2.1 两种文化观的并举:“五四”新文化运动
        3.2.2 两种文化观的激烈碰撞:科玄论战
        3.2.3 两种文化的颠沛与意识形态(政治)的纠缠
        3.2.4 两种文化观的正本定位与其价值的再认识
    3.3 对两种文化在20世纪中国转折点的一些分析
第四章 哲学反思
    4.1 两种文化应在哲学层面上进行反思
    4.2 两种文化观在20世纪中国引发的哲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承诺书
个人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家文化与中国科学:现代新儒家的见解[J]. 郝海燕.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11)
[2]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历史文化缺陷[J]. 詹于虹,段治文.  江汉论坛. 2004(08)
[3]中国20世纪30年代科学化运动与现实启迪[J]. 贾晓慧.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07)
[4]重估科玄论战——兼论丁文江对传播科学精神的贡献[J]. 李晓明.  重庆社会科学. 2004(Z1)
[5]试论近代中国科学主义的生成与演化[J]. 李侠,刑润川,赵冬.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6]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 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纪念《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25周年[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3(01)
[7]论中国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相互渗透与融合[J]. 赵行良.  社会科学. 2003(01)
[8]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哲学省思[J]. 李翔海.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6)
[9]对“人文精神”讨论的反思[J]. 宋建林.  北京社会科学. 2002(02)
[10]当代科学实在论的困境与出路[J]. 郭贵春,成素梅.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2)



本文编号:3269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69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a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