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形象” ——以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互动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7-08 14:12
  大众文化领域的“中美电影影响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探讨的热点。国内学者倾向于从西方霸权话语的角度探讨好莱坞中国(华人)形象生成与发展。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探讨中美双方电影领域的互动影响,对于大陆学术界而言,这是一片有待深度开拓的沃野。传统学术界认为对“中华形象”的言说权掌握在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强势媒介手中?我们不禁要反思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华人电影工作者是否有言说自身的权利?如果有,那么华人影者如何塑造又是向世界传递了怎样的“自塑中华形象”?华人通过影像发出了自我言说的声音,这种声音之于好莱坞是被吸收,还是曲解,或者是遮蔽?这是本文要关注的第二个问题。传统学术观点认为好莱坞立足于西方文化对东方的想象与阐释,通过中华这面镜子只是想反映自己的欲望,却忽视了被反映者之于形象生成的能动作用。然而通过考察中美电影之间的互动影响可以发现,一旦“自塑中华形象”在国际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便获得了在某种程度参与、修整、乃至重塑“好莱坞中华形象”的权力!与西方文化内部固有的东方传统一道成为了好莱坞言说中华的重要资源。本文以历史的线性发展为经,以中美双方的电影交互影响为纬,经纬交错立体而非片面地勾勒出以电影为载...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3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关键词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创新价值
第一章 单方言说—1896-1973年间的好莱坞"中华形象"
    第一节 不间断地凝视—好莱坞中国情结(1896-1973)
    第二节 妖魔化的负面叙事
    第三节 "礼赞化"的正面肯定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自塑中华形象(1973~1999)(上):"功夫中国"—香港电影的自塑中华形象
    第一节 "邵氏"开启的海外中国功夫热
    第二节 中华大丈夫—李小龙反"好莱坞华人男子形象"建构
    第三节 全球"小人物"—成龙影片的自塑中华形象
    第四节 黑色江湖的"道义"与"暴力"—香港黑帮片的自塑中华形象
    第五节 古典中国的现代精神—论徐克电影的自塑中华形象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塑中华形象(1973-1999)(下):(大陆、台湾及海外)
    第一节 第五代、第六代大陆电影中的自塑中华形象
    第二节 台湾新电影中的自塑中华形象
    第三节 好莱坞语境下的华裔自塑中华形象
第四章 好莱坞整编"自塑中华形象"(1973~至今)
    第一节 资源整编
    第二节 整编策略
第五章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美电影互动的反思
    第一节 从《落花》到《2012》—变化中的好莱坞中华形象
    第二节 二十一世纪中国式大片的全球战略
    第三节 "差异性"和"普世性"—寻找全球化语境中的多元文化的交流基点
第六章 结论
附录1 电影片名
附录2 民国七十六年台湾电影宣言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符号暴力:好莱坞的中国形象流行桥段[J]. 吴卫华.  当代文坛. 2010(06)
[2]用电影传播中国文化的精神——吴宇森导演访谈录[J]. 吴宇森,贾磊磊,许力勇.  当代电影. 2010(10)
[3]论“暴力美学”的本质与美学意味[J]. 张蜀津.  当代电影. 2010(10)
[4]渐行渐变,渐行渐远——谈香港动作片价值理念的演变[J]. 许乐.  电影艺术. 2010(04)
[5]香格里拉:登陆好莱坞的中国神话[J].   世界知识. 2010(13)
[6]“与狼共舞”:中国式电影“大片”的前世今生——谈好莱坞模式的形成及其对中国电影的影响[J]. 曹立行.  电影评介. 2010(10)
[7]《海角七号》:台湾身份的认同和确认[J]. 郭亮亮,段鸣鸣.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8]追寻东方主义的缘由——由“蝴蝶”想到的[J]. 商宏瑾.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04)
[9]中国式大片的传播与接受[J]. 李亦中.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4)
[10]生态危机:关于中国式商业大片的美学反思[J]. 孙霄.  湖北社会科学. 2010(02)

博士论文
[1]当今美国电影里的中国资源与中国形象[D]. 周文萍.暨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在“看”与“被看”之间[D]. 陈蕾.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李小龙电影的美学特色与工业机制[D]. 类成云.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7
[3]文化与产业:邵氏电影的双重解读[D]. 胡春景.山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71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71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b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