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科玄论战的再解读 ——在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视野下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7-08 15:26
  发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初的科玄之争,是中国近代知识界和文化界之间学术观点的一次大交锋。论战各方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与人生的关系、自然科学与人文知识的关系,甚至还有认识方法上的直觉与理性的差异等问题,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文化间的冲突。这次科玄论战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学术文化运动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又一次在一个全新的历史时空中相遇,各具特色的文化间不仅表现出其互补性更表现出差异性。因此,在全球化和工业化的语境中,以新的视角和方法重新审视发生于二十世纪初的那场科玄论战,对于我们在新历史时期认识科学与人生、技术与人文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有益的,更是必要的。后现代主义科学观是在对现代工业和技术文明的反思中发展起来的,它主要反映了一种对待科学和技术的文化理解方式。本文正是在学术界对科玄论战的研究基础之上,借鉴后现代主义的这一批评方法,对上个世纪初的科玄论战进行再一次的解读与反思,对在论战中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新的阐述和分析。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入手,简要介绍论战的时代背景,重点回顾了科玄论战的...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科学与人生:二十世纪初科学与玄学的争论
    第一节 论战的缘起与爆发
    第二节 论战的展开与深入
    第三节 论战的转折与结局
第二章 解读与反思:后现代科学观视野下的科玄论战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认识方法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者理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
    第三节 以后现代主义的科学观来反思论战
第三章 展望与构建:工业化与全球化时代的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第一节 科学与人生的现代内涵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中国的价值观
    第三节 科学与人生争论的新形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玄之战”的价值之思[J]. 王文科.  嘉应学院学报. 2007(05)
[2]原始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J]. 郑臣.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3]科玄论战与科学主义——再读林毓生[J]. 蒋劲松.  民主与科学. 2006(06)
[4]论科玄论战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特征[J]. 刘长林.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5]科玄论战的主旋律、插曲及其当代回响(下)[J]. 李醒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4(02)
[6]科玄论战的主旋律、插曲及其当代回响(上)[J]. 李醒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4(01)
[7]中国学者的科玄之战[J]. 任定成.  出版参考. 2003(02)
[8]“科玄论战”与20世纪中国文化哲学思潮的发展[J]. 洪晓楠.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2(01)
[9]“科玄论战”与20世纪中国哲学走向[J]. 何中华.  文史哲. 1998(02)
[10]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再思考[J]. 杨耕,张立波.  开放时代. 1998(01)



本文编号:3271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71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b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