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历程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

发布时间:2021-07-08 16:39
  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本质规定性是科学化,实现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科学化最根本的是要在高等教育中引入西方近代科技。中国传统高等教育是人文本位的,被引入的西方近代科技必然要和传统人文产生激烈的斗争。从文化学的角度看,科学与人文之争这一中国高等教育基本矛盾在近代的演化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历程的文化主线,这一文化主线对研究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主要论证科学与人文之争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历程的文化主线,从思想观念和课程两方面对这一主线进行初步的梳理,在此基础上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力图提出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有所裨益的建议。除前言外,论文主要分以下几部分: 一、科学与人文之争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历程的文化主线 主要论证科学化是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本质特征,中国传统高等教育是人文本位的,有较严重的弊端,由西方近代科技向传统高等教育的引进而产生的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矛盾斗争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这一历史进程的文化主线。这是论文的立论基础。 二、清末高等教育的科学与人文之争 分三个时期从思想观念和课程两个方面对清末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文化主线进行梳理。经过这一时期,科... 

【文章来源】: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科学与人文之争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这一历史进程的文化主线
    (一) 科学化是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本质特征
    (二) 中国传统高等教育是人文本位的
    (三) 科学与人文之争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历程的文化主线
二、 清末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科学艰难进入中国近代高等教育
    (一) 洋务运动时期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
    (二) 维新变法前后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
    (三) 清末“新政”前后高等教育中科学与人文之争
三、 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科学对人文的胜利
    (一) “科学”、“民主”乎?复古、“玄学”?——高等教育思想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
    (二) 从斗争到融合——高等教育课程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
四、 几点结论
    (一)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文化心态分析
    (二)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是由经史大一统的传统人文课程向以西方近代科技为主的近代课程转变的过程
    (三) 维持旧有政治秩序的需要是高等学校传统人文教育存在的强大的社会基础之一,高等教育近代化的科学与人文之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科学与政治之争,先进与落后之争
    (四) 中国近代高等学校科学教育发展的几个特点
五、 关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 当前我们仍应在高等教育中加强科学教育
    (二) 高校科学教育的现代化——一种价值论的思考
    (三) 高等教育必须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多元化的近代文化心态[J]. 陈曼娜.  社会科学战线. 1999(01)
[2]中国文化与人文精神[J]. 蒙培元.  孔子研究. 1997(01)



本文编号:3271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71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c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