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理工科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9 18:29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日益突显,文化安全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中国的理工科院校教学大纲上,均是其所学工科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极少有与国家文化、文化安全等相关的必修或选修课程,甚至课余的学校社团活动、竞赛也全部围绕理工科的相关专业展开。这就导致文化安全教育之推广很难在理工科院校中进行,继而导致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教育出现断层。本文以文化全球化为背景,分三部分系统地分析了理工科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的问题,并阐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一部分阐述了有关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文化安全、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等相关概念,从而总结出理工科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的一些特点。第二部分为本文的重点及难点。该部分对理工科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了问题的成因。第三部分针对当前理工科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五方面可行措施,最终目的是促进理工科大学生提高文化安全意识,望引起高等教育界对于理工科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重视。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理工科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问题研究


图3.1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情况??问卷中调查结果还表明有90%以上的同学认为我国在国外开办孔子学校,助推中国??

孔子,学校,情况,传统节日


很不重视:〇.〇〇%飞??比较不重视:2.13%^^"^??-般重视^??Z?非常麵:41.49%??比较臆47.87%?乂??图3.1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情况??问卷中调查结果还表明有90%以上的同学认为我国在国外开办孔子学校,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件事是有意义的(如图3.2)。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已经提高了很多。??

泄密事件,情报机构,高校,情报内容


S??4?.,:??图3.3是否愿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情况??通过了解同学们对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专业硕士研究生常某某在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期间为境外人员搜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情报内容,并接受经费这件事的看法,??我们能看出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及时辨别出危害我们文化安全的行径(如图3.4①②),超过??四分之三的人都意识到境外情报机构的“黑手”已经伸向高校,必须加以警惕和规范。??不关注,没有听说9.57%?'??这是个别事件,与13.83%??、境外情报机构的*...:76.60%??图3.4①对研究生泄密事件的了解情况??答案选项?回复情况??境外情报机构的“黑手”己经伸向高校,需要加以警惕和防范?76.60%??这是个别事件,与我们正常的理工科学生没什么关系?13.83%??不关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新的历史起点下高校国家文化安全教育[J]. 魏佳.  思想教育研究. 2015(08)
[2]加强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教育的思考[J]. 杨木,梁勇.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5(06)
[3]对加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路海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09)
[4]高校国家文化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J]. 刘玉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08)
[5]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研究[J]. 邱勤.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6]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问题探讨[J]. 周红.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5(02)
[7]论文化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J]. 杨高.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05)
[8]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的困境与机遇[J]. 苏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9]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 刘海涛,肖祥,唐丽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4(13)
[10]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角下的高校文化安全教育探讨[J]. 阮彩艳,吴锦程.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博士论文
[1]当前我国社会思潮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谢成宇.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 张宏斌.大连海事大学 2012
[3]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 包仕国.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D]. 张金福.华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基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高校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D]. 林楠.渤海大学 2014
[2]当代文化霸权对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挑战及对策思考[D]. 周苑.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74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74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e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