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王蒙小说流变与当代政治文化

发布时间:2021-07-10 03:32
  本论文从政治文化的视角,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历史的细节中考察王蒙小说的文本在当代政治文化语境中生成的过程,辨析王蒙的小说创作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迎合与间离,从而揭示王蒙文化人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对于把握我国当代政治文化与文学创作的复杂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梳理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选题的依据,对“政治文化”进行了理论界定,介绍了论文的写作思路。第一章,研究观念变革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在全国确立,必然要掌控文化的领导权。实际上,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十分重视新的政治文化的建设,重视对新的文化发展方向的主导。《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中国共产党文艺方针政策的经典化文本,它既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当代的文艺政策、文艺体制的走向,又广泛地影响了文艺观念、文艺创作、文艺批评的发展以及作家的人生命运。《讲话》的经典化过程,是对《讲话》的诠释与过度诠释的过程,也是文学、政治一体化规范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确立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对人文知识分子的规训与整肃就无法避免。在文学、政...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当代政治文化空间中多彩的"蝴蝶"
    一 王蒙创作与研究概况
    二 本研究的学术视角与基本内容
第一章 文学、政治一体化与王蒙的主体位置
    第一节 观念变革:《讲话》与文学、政治一体化的规范建构
    第二节 秩序重建:对人文知识分子的规训与整肃
    第三节 "一体化"实践形态的差异性与王蒙的创作路径
    第四节 反右斗争与王蒙"划右"的特殊性
第二章 接受与排斥:文本阐释的政治化
    第一节 早春天气里的"年轻人"
    第二节 对"年轻人"批评的知识考古
    第三节 政治干预文学的标本
第三章 疏离与融合:价值立场的位移
    第一节 政治叙事与王蒙小说的复调性
    第二节 《这边风景》:主题先行与叙事的分裂
    第三节 从聚焦知识分子到演绎工农兵中心
    第四节 王蒙文化人格的苏联影响
第四章 突破与创新:形式革命为起点的转向
    第一节 思想解放与王蒙小说的新变
    第二节 "寻找我自己"与意识流小说的文本政治
    第三节 精神还乡与日常生活写作
第五章 当代知识分子的革命思维与革命化姿态
    第一节 "革命"话语与当代知识分子的"革命化"
    第二节 王蒙小说的政治革命感悟与知识分子形象
    第三节 倪吾诚:文化与政治革命的双重"零余者"
结语 王蒙:中国当代政治文化态势与意蕴的"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伊犁走向世界——试论新疆对王蒙的影响[J]. 温奉桥,温凤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2]1976年后的短篇小说:脉络辨——《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短篇小说卷》导言[J]. 李敬泽.  南方文坛. 2009(05)
[3]迷案辨踪——《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前前后后[J]. 李洁非.  长城. 2009(03)
[4]论王蒙与苏俄文学[J]. 温奉桥.  理论与创作. 2008(03)
[5]当蝴蝶飞舞时——王蒙创作的几个阶段与方面[J]. 郜元宝.  当代作家评论. 2007(02)
[6]革命文学的“激活”——王蒙创作“自述”与小说《布礼》之间的复杂缠绕[J]. 程光炜.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7]《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研究50年述评[J]. 温奉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8]传统与现代的错位——论王蒙《活动变人形》中倪吾诚的文化人格[J]. 周云钊.  山东文学. 2006(07)
[9]复调性主题与对话性文体——王蒙小说创作从《青春万岁》到“季节系列”的一条主脉[J]. 孙先科.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10]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思维[J]. 张九海,韩强.  求实. 2005(06)



本文编号:3275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75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c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