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1 06:25
  人类文明史是多种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富有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孕育着历史文化育人智慧,是每一个中国人成长发展的丰厚精神滋养。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等学校肩负着立德树人、思想引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命,用历史文化培育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历史文化实质上是以历史为内核和主轴,突出文化的历史意蕴和历史的文化指向,旨在以历史为切入点,以文化为发展点,将历史与文化有机整合,形成历史文化理念。高校历史文化育人是广泛的、整体的,不等同于运用某一高校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教育,而是对所有高校而言的历史文化教育。从现实的语境表述和高校关于历史学科机构命名中亦可以找到历史文化连用的证据和支撑。因此,从历史文化的本质、育人的多样性、现实语境表述、机构命名等方面,充分印证了历史文化作为有机统一体是合理存在的。历史文化既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根基,也是民族精神教育的灵魂支撑,亦...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的思路
    五、研究的方法
    六、本研究创新点
1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意蕴
    1.1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内涵
        1.1.1 促进历史文化传承
        1.1.2 建立历史文化支撑
        1.1.3 陶冶历史文化情操
        1.1.4 强化历史文化认同
    1.2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体现
        1.2.1 知事明理
        1.2.2 社会教化
        1.2.3 人文滋养
        1.2.4 思想升华
    1.3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特征
        1.3.1 厚重的历史感
        1.3.2 深刻的反思力
        1.3.3 强大的启迪性
        1.3.4 鲜明的多样化
    1.4 小结
2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思想渊源
    2.1 马克思主义历史文化育人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文化育人的阐发
        2.1.2 列宁对历史文化育人的论述
        2.1.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史文化育人观
    2.2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育人智慧
        2.2.1 礼仪教化,道统永续
        2.2.2 盛世修典,文脉相承
        2.2.3 家族规训,家风长传
        2.2.4 崇尚圣贤,修身养性
    2.3 西方历史文化育人观念
        2.3.1 强调发展进步的历史观
        2.3.2 注重社会和谐的文化观
        2.3.3 宣扬人文理性的育人观
    2.4 小结
3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时代境遇
    3.1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有利条件
        3.1.1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扎实推进
        3.1.2 民族文化自信自觉的时代要求
        3.1.3 个体历史文化素养的内在诉求
        3.1.4 高校历史文化类教育日益加强
    3.2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现实挑战
        3.2.1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误导
        3.2.2 公民历史文化知识的缺失
        3.2.3 社会人才评价标准的偏差
        3.2.4 网络媒介负面信息的干扰
        3.2.5 信息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
    3.3 小结
4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基本内容
    4.1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4.1.1 人类文明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
        4.1.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1.3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4.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2.1 和而不同
        4.2.2 自强不息
        4.2.3 艰苦奋斗
        4.2.4 团结统一
        4.2.5 爱好和平
    4.3 中国近现代史教育
        4.3.1 救亡图存
        4.3.2 国家独立
        4.3.3 改革发展
        4.3.4 民族复兴
    4.4 党的历史教育
        4.4.1 重温光荣历史
        4.4.2 铭记革命先烈
        4.4.3 弘扬优良传统
        4.4.4 学习时代先锋
        4.4.5 讴歌辉煌成就
    4.5 国史国情国策教育
        4.5.1 国史教育
        4.5.2 国情教育
        4.5.3 国策教育
    4.6 小结
5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实现机制
    5.1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原则
        5.1.1 尊重史实与思想引领相结合
        5.1.2 显性教育与感染熏陶相结合
        5.1.3 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5.1.4 历史继承性与时代创新性相结合
        5.1.5 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结合
    5.2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载体
        5.2.1 课堂教学
        5.2.2 校园文化
        5.2.3 网络平台
        5.2.4 博物展演
    5.3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方法
        5.3.1 典籍传承
        5.3.2 知识讲授
        5.3.3 形象感染
        5.3.4 实践体验
        5.3.5 节点强化
    5.4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合力
        5.4.1 家庭熏陶
        5.4.2 学校主导
        5.4.3 社会支持
        5.4.4 个体自觉
    5.5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儒学精粹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树立的意义和功能[J]. 崔晓星.  党史文苑. 2014(02)
[2]文化软实力:基于中国实践的话语创新[J]. 骆郁廷.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1)
[3]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规律探析——基于中美比较的历史主义范式[J]. 魏晓文,关丽丽.  思想教育研究. 2012(06)
[4]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 佘双好.  思想教育研究. 2012(04)
[5]校园网络文化发展、制度建设及组织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以北京大学未名BBS为例[J]. 蒋广学,张勇.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03)
[6]文化发展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骆郁廷,魏强.  思想理论教育. 2012(05)
[7]大学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及其保障体系构建[J]. 吴小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04)
[8]提升大学文化内涵建设 强化文化育人功能[J]. 孙家学.  中国高等教育. 2011(22)
[9]论多元文化时代的西方国家德育[J]. 王兆璟,张翠.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10]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实现形式[J]. 陈涛,潘伟国,穆玉兵.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31)



本文编号:3277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77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9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