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狄尔泰教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0 08:00
  本论文的上篇挖掘并分析了德国生命哲学家狄尔泰为人所忽视的教育学思想。其中,狄尔泰在历史部分通过对漫长西方教育史,尤其是德国教育史的发展轨迹与重大问题的解剖,得出了当时流行的普遍有效教育体系不可能的结论。而在体系部分,他在历史追溯与批判的基础上,扬弃以赫尔巴特、斯宾塞等人为代表的古典教育科学,结合当时人类学与实验心理学的成就,在生命哲学与精神科学整体的基本立场的观照下,建立了较为严整的教育学的科学体系,促成了现代形态的教育科学的诞生。 下篇则解析了文化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狄尔泰的精神联系——他们在哪些方面继承了老师的学说,又作出了哪些创新与发展。斯普朗格与诺尔是第一代弟子,他们从不同侧重点深入展开,使得学派基本成型。福利特纳与博尔诺夫是间接弟子,他们具有更强的当代性,终使由狄尔泰开创的源流蔚为大观。 总之,狄氏教育学是西方教育学在十九世纪晚期承前启后的过渡时代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具有很高的采探价值。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导论
上篇 狄尔泰教育学思想之自身
    甲. 教育学史
        A. 希腊教育
        B. 罗马教育与教育学
        C. 基督教教育之开端
        D. 中世纪的教育与教育学
        E.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
        F. 各民族特性的奠定与新兴教学法
        G. 德国教育史的两个著名人物
        H. 学校改革与学校宿舍
    乙.教育学体系
        A. 发展至当时面对心理学与伦理学的教育学
        B. 历史与体系的关系
        C. 心理学基础
        D. 教育者与学生的关系
        E. 教育各过程的分析性描绘与尝试导出教育的普遍有效规范
        F. 教育中各心理过程的进一步分析
            a. 课程核心的建立
            b. 从心理生命的特征导出一切教育的普遍有效目标
            c. 游戏的本质与教育学意义
            d. 作为运动力的兴趣与注意在课程中的作用
            e. 记忆的性质及利用
            f. 理智的构造
            g. 心灵生命的结构
            h. 课程的环节与阶段顺序
            i. 意志的构造
        G. 比较教育学的初步构想
        H.小结
下篇 狄尔泰与后继者的教育学思想之联系
    甲. 早期的直接继承者:学派的形成
        A. 斯普朗格
        B. 诺尔
    乙.间接的继承者:学派的发展与定型
        A. 福利特纳
        B. 博尔诺夫
            a. 博尔诺夫的哲学立场
            b. 教育人类学的方法原则
            c. 与狄尔泰若干教育观点的关系
结语 狄尔泰教育学的历史地位与局限
附录 德汉术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292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92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f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