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儒家关怀伦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0 14:49
  儒家关怀伦理是以“关怀”为关键词对儒家伦理精神的整体性理解和系统性把握。儒家关怀伦理的理论源头可追溯到鲜有文字记载的传说史,以尧舜传说为代表的原始美德传说所流露出的“朦胧的关怀意识”构成了儒家关怀伦理的原始意象,这种“朦胧的关怀意识”伴随着殷周之际人文转向和人文精神的生长而日渐凸显,至孔子创立儒家后儒家关怀伦理的主题基本奠定。就思想内涵而言,儒家关怀伦理是一种“基于行为主体道德情感的关怀伦理”,即儒家所说的关怀、关照、关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行为主体之道德情感的表达和道德精神层面的关照。质言之,儒家关怀伦理的实质是以道德情感为基础的一种伦理形态。儒家要求行为主体要保持道德敏感性,要有恻隐之心、仁爱之心,不能麻木不仁、冷漠无情,都诉诸于人之道德情感。就儒家关怀伦理的表现形态而言,儒家关怀伦理呈现为一种差序格局的展开模式,即立足于行为主体道德情感而向外推衍——亲亲、爱人、惜物——的波浪式的“差序关怀”模式。从儒家关怀伦理的终极意义来说,表现为从日常道德生活实践去修己、尽性、推衍,试图赋予人之生命世界、生活世界以超越性、终极性的理论意义。其实,儒家关怀伦理所展现的这种“差序关怀”模式就是一种...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学术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相关理论与概念分析
    四、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儒家关怀伦理的历史追溯
    第一节 尧舜传说:思想启蒙与关怀意识的原初发轫
        一、文献典籍中关于尧舜传说的记载
        二、“疑古思潮”对尧舜传说的质疑
        三、思想启蒙与朦胧的关怀意识
    第二节 殷周之变:宗教情结淡化与人文关怀凸显
        一、殷人的“神灵之德”与宗教关怀
        二、周人的“以德配天”与天人关怀
        三、殷周之变开启人文关怀风尚
    第三节 儒家创立:孔孟之道与关怀的伦理缔造
        一、“轴心时代”的“礼崩乐坏”与“伦理突破”
        二、孔子的“法古情愫”与“仁-爱”关怀
        三、孟子的“恻隐之心”与“仁-义”关怀
第二章 基于行为主体道德情感的关怀伦理
    第一节 人本关怀:儒家关怀伦理的主体向度
        一、天地之间人为贵
        二、尽心知性尊德性
        三、君子慎独重自律
        四、善待生命显关怀
    第二节 情感关怀:儒家关怀伦理的道德根基
        一、儒家道德情感与情感关怀
        二、儒家情感关怀与道德行为
        三、儒家情感关怀与道德理性
    第三节 差序关怀:儒家关怀伦理的展开模式
        一、亲亲:关怀始于孝悌的血缘情结
        二、爱人:关怀推己及人的情感推衍
        三、惜物:关怀天地万物的生态意识
        四、儒家关怀伦理的其他领域
    第四节 终极关怀:儒家关怀伦理的意义追寻
        一、丧祭之礼与儒家终极关怀
        二、德福一致与儒家终极关怀
第三章 儒家关怀伦理的内在张力与关系结构
    第一节 道德思想内涵中关怀的自然流露
        一、诠释生生不息的道德哲学精神
        二、演绎自觉向善的道德价值追求
        三、彰显敢于担当的道德责任意识
    第二节 道德境遇抉择中关怀的张力维持
        一、德力之辩:道德力量与强权实力的权衡
        二、情理之辩:血缘情愫与礼法坚守的斟酌
        三、义利之辩:道义取向与功利价值的考量
    第三节 道德实践操作中关怀的关系结构
        一、自我关怀与群体关怀
        二、物质关怀与精神关怀
        三、特殊关怀与普遍关怀
        四、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
第四章 儒家关怀伦理与诸关怀伦理之对照反思
    第一节 儒家关怀伦理与西方关怀伦理之比较
        一、“仁”与“care”
        二、“恻隐之心”与“empathy”
        三、“差序”与“relation”
    第二节 儒家关怀伦理与宗教关怀伦理之比较
        一、人文关怀与宗教关怀
        二、自律关怀与他律关怀
        三、入世关怀与出世关怀
    第三节 关于儒家关怀伦理的总体评价
        一、儒家关怀伦理的理论意义
        二、儒家关怀伦理的批判反思
第五章 儒家关怀伦理与当代社会生活
    第一节 儒学的当代复兴及转化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的“儒学热”
        二、儒家思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第二节 儒家关怀伦理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
        一、人本关怀培育公民美德
        二、情感关怀化解道德冷漠
        三、差序关怀和谐社会秩序
        四、终极关怀支撑道德信念
    第三节 儒家关怀伦理与当代国际社会生活
        一、“全球伦理”的提出
        二、儒家关怀伦理与“全球伦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殷周人文转向与儒学的宗教性[J]. 洪修平.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9)
[2]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伦理省察[J]. 韩玉胜.  广西社会科学. 2014(08)
[3]再论“亲亲互隐”——“直”与“隐”之辨[J]. 王兴国.  学术月刊. 2014(08)
[4]中国古代乡约道德教化精神的理性审视及现代性重塑[J]. 韩玉胜.  云南社会科学. 2014(03)
[5]中国哲学主体性的具体建构——近年来中国哲学史前沿问题研究[J]. 郭齐勇,肖雄.  哲学动态. 2014(03)
[6]功利是如何外化德性的?[J]. 胡祎赟.  哲学动态. 2014(03)
[7]美德伦理的规范性来源[J]. 夏明月.  哲学动态. 2014(03)
[8]西方德性论道德哲学形态之辩[J]. 赵素锦.  学习与实践. 2014(03)
[9]“宋明乡约”乡村道德教化展开的历史逻辑[J]. 韩玉胜.  伦理学研究. 2014(02)
[10]当代伦理学前沿检视[J]. 万俊人.  哲学动态. 2014(02)

博士论文
[1]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 侯晶晶.南京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11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11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7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