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心通九境 ——唐君毅境界理论探讨

发布时间:2021-08-11 03:27
  “心通九境说”是唐君毅最重要的核心思想。它是唐君毅美学思想的结晶,是唐君毅境界理论的集中体现。可以说,它蕴含了唐君毅思想体系的全部意旨。本文将紧紧围绕“心通九境说”,简述唐君毅境界理论的各个层次,并通过此来研究唐君毅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理论缺失,进而对唐君毅的境界理论作出整体性和更深层次的把握。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着重展现唐君毅的境界理论。首先,简述境界的含义以及境界理论的发展。探讨境界作为一个传统美学范畴在历史上的发展足迹,追溯其文化渊源。其次,从心境关系、生命、存在与心灵及九境的关系,全面阐释“心通九境说”的主要内容和存在价值,进而从其理论自身的内在逻辑出发,挖掘“心通九境说”对境界理论的贡献。第二章,唐君毅境界理论与方东美境界理论的比较。本章拟选择唐君毅和方东美的境界理论作为主体,分析二者的异同,以便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唐君毅境界理论的基本风貌及其特色,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唐君毅的“心通九境说”。第三章,探寻唐君毅境界理论对中西文化思想的吸收与借鉴,展示唐君毅对中西文化的超越,对我们以后研究传统美学的现代价值有着借鉴和启示意义。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的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唐君毅境界理论的展开
    第一节 境界的含义与发展
        一、境界的含义
        二、境界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阐述心通九境
        一、心与境会通互融
        二、生命、存在与心灵之阐释
        三、心灵三向通至九境
            (一)客观境——万物散殊境、依类成化境、功能序运境
            (二)主观境——感觉互摄境、观照凌虚境、道德实践境
            (三)超主客观境——归向一神境、我法二空境、天德流行境
        四、九境关系之剖析
        五、“心通九境”对“境界”理论之贡献
第二章 唐君毅境界理论与方东美境界理论的比较
    第一节 两人的相同之处
        一、境界理论源起
        二、超主客境界
        三、境界之间的关系及其流变性
    第二节 两人的不同之处
        一、划分标准不同
        二、境界上下流变的原因不同
        三、对圣人的看法不同
        四、“体、相、用”范畴的不同
第三章 唐君毅境界理论之特色形成的文化渊源
    第一节 中国传统儒学对唐君毅境界理论的影响
        一、孔孟“仁道”思想的影响
        二、王阳明“致良知”观点的影响
    第二节 西方哲学对唐君毅境界理论的影响
        一、康德“实践理性”观点的影响
        二、海德格尔“存在”思想的影响
        三、黑格尔辩证法的影响
余论
    一、唐君毅境界理论的理论价值
    二、唐君毅境界理论的现实意义
    三、唐君毅境界理论的困境
参考文献
谢辞
作者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君毅先生与中国哲学现代化之发展:心灵九境之哲学意涵[J]. 李瑞全.  天府新论. 2014(06)
[2]重新认识自我——唐君毅道德自我观述论[J]. 董甲河.  中华文化论坛. 2014(02)
[3]唐君毅的心灵直觉及其与心本体论的内在联系[J]. 马亚男.  宜宾学院学报. 2013(04)
[4]唐君毅文化哲学观综论[J]. 吴衍发.  唐都学刊. 2013(01)
[5]论唐君毅对儒家生命境界论的省察与重构[J]. 韩建夫.  求索. 2012(11)
[6]现代新儒家生命美学的三境界[J]. 刘欣.  新疆社会科学. 2011(05)
[7]唐君毅心本体论及其理论贡献[J]. 余仕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8]略论唐君毅的中西文化观[J]. 陈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9]论唐君毅的美学观[J]. 熊吕茂.  学术问题研究. 2010(02)
[10]以形上哲学视角透视唐君毅的心通九境论[J]. 刘俊哲.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博士论文
[1]现代新儒家历史哲学研究[D]. 法帅.山东大学 2010
[2]唐君毅美学思想研究[D]. 屈勇.山东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唐君毅“心本体”道德教育哲学探微[D]. 徐宏伟.山东师范大学 2012
[2]生命的蓝图—方东美人生境界说研究[D]. 尚晋波.江西师范大学 2011
[3]道德自我与心灵九境—唐君毅人生哲学研究[D]. 田芳.陕西师范大学 2011
[4]现代新儒家境界理论的美学阐释[D]. 巩燕苹.陕西师范大学 2010
[5]道德自我与中国哲学史建构[D]. 胡乃望.黑龙江大学 2009
[6]亦现实亦超越[D]. 黄云侠.河北大学 2008
[7]现代新儒家的科学观及其启示[D]. 余存宝.安徽大学 2007
[8]冯友兰境界理论研究[D]. 黄艳.湘潭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35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35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4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