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当代长篇小说中“精英的俗化”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1 23:51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精英作家将自己置于纷乱无序的社会现实中,随心所欲地展现生活的外观。一时间,文坛上“主义”林立,“某代”迭出,种种诸如“秘史”、“欲望历程”等等的标示“琳琅满目”。同时,作家与电影、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结成了商业同盟。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部分精英作家开始了长篇小说新的探索和借鉴。而文化(作家)管理机制的部分调整造成的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使作家在“文化市场”的名与利的驱动下迎合大众社会的需要,从原先精英文学的格局中游离或分化出来,开始和大众文学相融合。本文着重于关注并描述精英作家长篇小说创作中“精英的俗化”现象,并通过对某些代表性精英作家或文本的评论分析以达到“以小见大”、“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查找和探寻当代文学中“精英的俗化”现象的内外原因。“精英的俗化”主要指当代精英作家身处时代风云变幻和文化市场勃兴之下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因为自身精英意识与世俗社会的错位而导致的其作品中“精英性”的曲折前行、减弱淡化或恶化消解,精英作家或“借鉴偏差”、或“随波逐流”、或“文学明星化”,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影响,并受到社会影响的反作用,或通俗化、或世俗化、或庸俗化甚至恶俗化,其创作随时代、...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次
致谢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方法
    1.2 简单回顾与梳理
2 “精英的俗化”现象及其内涵
    2.1 何为“精英的俗化”现象
    2.2 “精英的俗化”的内涵
3 “精英的俗化”现象的文本表征
    3.1 多样化与通俗化的偏差
    3.2 实利主义与世俗化倾向
    3.3 审美意识弱化与人文精神缺失
4 “精英的俗化”现象的原因考察
    4.1 商业同盟与商业化运作
    4.2 大众文学的影响与借鉴
    4.3 互联网等新媒介的运用
5 “精英的俗化”现象的理性审思
    5.1 管理机制变革的思考
    5.2 由诺贝尔文学奖引发的思考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2年度长篇小说出版状况分析[J]. 卢有泉.  编辑之友. 2013(02)
[2]神话是飞翔的现实[J]. 苏童,姚涵.  上海文学. 2006(11)
[3]把该做的都做好——记《碧奴》的“朴实”营销[J]. 陈乾坤.  出版参考. 2006(33)
[4]轻松穿过历史和残酷——苏童新著《碧奴》解读[J]. 陈晓明.  青年作家. 2006(Z1)
[5]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传统文化精神[J]. 樊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6]大众文学的畸形消费现象批判[J]. 吴秀明,田至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6)
[7]论《白鹿原》的立意之本与思想内涵[J]. 陈思广.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1)
[8]儒家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 罗成琰,阎真.  文学评论. 2000(01)
[9]性与族权──论《白鹿原》的性文化意蕴[J]. 梁鸿.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6)
[10]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调查报告[J]. 唐韧,黎超然,吕欣.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5)



本文编号:3337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37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5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