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道德体验论

发布时间:2021-08-15 01:12
  “体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具有道德教育价值。本文从思考我国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问题出发,从生存实践的视界试图探讨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本体。 在考察当代人生存实践状况,纵横比较中西方文化中体验范式的基础上,揭示出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揭示出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主要存在“亲验”和“想验”两种方式。人在进行价值判断时应有“道德智慧”,从“三重生态”的视界去观照。道德是一种境界性存在;个体人的道德境界可类分为七种:“生态体验”是一种臻于圆熟的道德境界。 在调查、访谈、实验和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道德教育的一些问题进行哲学思考。重点探讨了道德体验的发生、表达与评价、道德体验教育的类型等。其中,主要揭示出道德体验的诱发和唤醒、原始发生是处在不同的“道德体验场”中;道德体验的表达主要存在于语言与形体之中;道德体验的评价方式主要有“表达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和“苏格拉底研讨法”等;道德体验教育的特征主要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践履性;道德体验教育的实践环节主要有生活阅历、理解、表达、共鸣、唤醒、领悟等;道德体验教育的类型主要分为生活、学校教育和自然之境中的...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5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英文摘要
前言
    一、 选题的目的和价值
    二、 前沿动态
    三、 研究方法
    四、 论文的创新成果和结论
导论 生存实践的视界:道德体验论
第一章 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
    一、 21世纪:一个凸显体验的时代
    二、 体验的理论内涵
    三、 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
第二章 中西文化中的体验
    一、 西方文化中的体验
    二、 中国文化中的体验
    三、 中西体验的融合
第三章 道德境界
    一、 道德境界及其生成
    二、 道德境界的划分
    三、 生态体验:臻于圆熟的道德境界
第四章 道德体验的发生
    一、 道德体验场
    二、 道德体验的诱发和唤醒
    三、 道德体验的原始发生
第五章 道德体验的表达与评价
    一、 道德体验的表达
    二、 道德体验的评价
    三、 道德体验评价的实践探索
    四、 道德体验评价的有效性
第六章 道德体验教育
    一、 道德体验教育的意含
    二、 道德体验教育的特征
    三、 道德体验教育的类型
    四、 道德体验教育的案例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为天地立心[J]. 盛洪.  读书. 2002(03)
[2]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 鲁洁.  教育研究. 2002(01)
[3]体验:一种教育学的话语——初探教育学的体验范畴[J]. 李英.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12)
[4]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J]. 刘慧,朱小蔓.  教育研究. 2001(09)
[5]深生态学:一种新的环境价值理念[J]. 王正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
[6]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上)[J]. 张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10)
[7]脑科学与素质教育[J]. 沈政.  教育研究. 1999(08)
[8]脑科学与教育:值得关注和拓展的研究领域[J]. 刘力.  教育研究. 1999(08)
[9]道德·功利及其他[J]. 盛洪.  读书. 1998(07)
[10]现代脑科学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 宗秋荣.  教育研究. 1993 (01)



本文编号:3343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43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7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