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人文方法融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4 11:09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人文方法融合,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要保持适当的张力,保证两种方法的动态平衡和辩证统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给人的思想带来的挑战和转化为背景,借鉴科学人文主义等理论与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融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全文由导论与五章正文组成。导论介绍选题缘由和意义、主要概念、研究现状、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人文方法融合的必要性。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而创新发展的事实,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人文方法融合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其一,从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考察。在对科学与人文对立的实质与危害分析,指出两者在二十一世纪正在从对立逐步走向融合的基础上,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人文方法融合的必要性。其二,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目前所遇到的难题,以及科学人文方法融合解决现实问题的时代诉求等角度,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人文方法融合的必然性。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核心是方法融合,这种融合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结...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s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主要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述评
    五、基本思路
    六、逻辑框架
    七、研究方法
    八、研究创新点
第1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人文方法融合的必要性
    一、科学与人文从对立到融合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 科学与人文的对立
        (二) 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核心是方法融合
    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足与创新要求
        (二) 科学人文方法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途径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人文方法融合的可能性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 唯物辩证法有关事物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成果
    二、当代科学技术方法基础
        (一) 当代科学技术及其方法的借鉴
        (二) 相关学科发展及其方法的启示
    三、传统人文方法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础
        (一) 我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二)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人文性
        (三)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人文性
    四、国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方法的借鉴
        (一) 古典自由教育思想
        (二) 斯诺命题及其教育思想
        (三) STS教育观
第3章 科学人文方法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特征的扩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人文方法融合的涵义
        (一) 科学方法
        (二) 人文方法
        (三) 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的动态平衡
    二、科学人文方法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扩展
        (一) 全面性的育人功能
        (二) 育人效果的辐射功能
        (三) 育人进程的催化功能
        (四) 育人内容的导向功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人文方法融合的特征扩展
        (一) 问题情境性
        (二) 方法融合性
        (三) 内容完整性
        (四) 运用复杂性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人文方法融合的原则和模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人文方法融合实践的基本原则
        (一)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 “辩证灵活”原则
        (三) 直观性与体验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人文方法融合的动态平衡
        (一) 说明事实方法与体现价值方法的动态平衡
        (二) 理性方法与非理性方法的动态平衡
        (三) 解释性方法与理解性方法的动态平衡
    三、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人文方法融合的实践模式
        (一) 渗透模式
        (二) 融汇模式
        (三) 通识模式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人文方法融合的实施条件
    一、目的条件
        (一) 培养科学素养
        (二) 培养人文素养
        (三) 科学人文全面素养培养
    二、途径条件
        (一) 渗透科学史
        (二) 融合文理
        (三) 实践教育
    三、策略条件
        (一) 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二) 全面贯彻落实全人教育策略
        (三) 坚持教育科学发展
    四、思维方式条件
        (一) 解释性思维方式
        (二) 理解性思维方式
        (三) 解释与理解思维方式的动态平衡
    五、程序条件
        (一) 制订实施方案
        (二) 精心组织实施
        (三) 全面评估实施效果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转换的历史轨迹与发展趋势[J]. 任志锋,杨晓慧.  思想教育研究. 2012(07)
[2]复杂性科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 张浩.  理论与改革. 2011(03)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内在规律探析[J]. 张毅翔.  思想教育研究. 2010(10)
[4]论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现代意蕴[J]. 黄瑞雄.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05)
[5]科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微[J]. 许昌林.  湖北社会科学. 2010(08)
[6]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趋势:科学与人文的融合[J]. 袁张帆,黄瑞雄.  江西社会科学. 2010(07)
[7]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理路分析[J]. 张国启,王忠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08)
[8]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J]. 劳凯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9]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之维[J]. 孙其昂.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研究与实践[J]. 河北科技大学课题组.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05)

博士论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D]. 徐丽曼.辽宁师范大学 2009
[2]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D]. 王丽荣.吉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 王雪凌.河南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59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59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d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