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转型期社会冲突的文化调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7 11: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建设、社会转型都取得了辉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动了经济高速发展,为人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基础。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影响和冲击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促进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同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和共同理想出现分化和弱化。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严重两极分化,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价值观、文化建设、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等问题凸现出来,社会矛盾和冲突明显增多,我国社会表现出了多元、多向、多层和发展失衡、失序、失范等转型特征,陷入了“转型困境”。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国家法规、政策、制度等方面有待完善和改进,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不同步、社会大众思想意识滞后于时代是一重要原因。当前我国社会有两大问题值得研究和反思:一是大众主体的遗忘,二是大众文化的缺位。强国亦须强民,这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真正的文化强国的...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2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的目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特点和创新点
        (一)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二) 研究的特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文化调适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一、文化与中国文化
        (一) 文化与文明
        (二) 中国文化传统与文明
    二、社会大众与大众文化
        (一) 社会大众
        (二) 社会大众文化
    三、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
        (一) 社会转型
        (二) 文化转型
        (三) 文明转型
    四、文化调适与社会发展
        (一) 文化调适的内涵
        (二) 文化调适的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
第二章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与冲突的剖析
    一、文明视角下当代中国社会大转型
        (一)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外因性背景
        (二) 当今中国追求的内生性新目标
        (三)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容与特点
    二、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引致的社会冲突
        (一) 当前中国社会失调与冲突的现象
        (二) 当前中国社会冲突的文化根源
    三、文化与文明双转型框架下的大众与大众文化
        (一) 大众的时代差度与转型
        (二) 大众文化的时代关注与紧张
第三章 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理论构建
    一、文化调适的理论依据与借鉴
        (一) 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 相关借鉴——西方学界的相关理论
    二、社会历史文化资源的现代挖掘与整合
        (一) 文化调适与文化整合
        (二) 文化调适与思想借鉴
        (三) 文化调适与传统资源
    三、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理论雏形
        (一) 文化调适的分类与对象调适
        (二) 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特性与局限性
        (三) 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思路与原理
        (四) 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理论模式框架
第四章 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应用研究
    一、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现实性路径
        (一) 继续努力培育新型社会大众
        (二) 积极促进大众观念文化的转化
    二、文化调适社会冲突的国家性配套
        (一) 加强互动,大力促进新型社会认同
        (二) 改善制度,提供更为公平合理的制度硬环境
        (三) 改革体制,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和软环境
        (四) 改革教育,提高社会教育及教化质量
    三、社会冲突调适与社会文化重构
        (一) 倡导和践行新道德文化
        (二) 端正信仰和尊崇观
        (三) 从整体上追求和谐
        (四) 加快促进共享文化
    四、社会冲突调适与政法文化重构
        (一) 发展新型政治文化
        (二) 大力建设法律文化
    五、社会冲突调适与经济文化重构
    六、社会冲突调适与生态文化重构
        (一) 改进生产及生活方式
        (二) 简化礼俗,强化规则
        (三) 净化社会风气与环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典籍文献类
    二、中文著作类
    三、中文译著类
    四、期刊论文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文明转型看当代中国社会稳定状态[J]. 张恒山.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4(03)
[2]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文化主体考察[J]. 李升涛.  山东社会科学. 2014(02)
[3]毛泽东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创新——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而作[J]. 靳书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4]当代小众文化现象研究[J]. 宁秀丽,孟祥雷.  中国市场. 2013(40)
[5]冲突管理学源流探析——兼论公共冲突管理学的发轫[J]. 时和兴.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05)
[6]中国人精神盲点源于理性缺乏[J]. 邱震海.  时代人物. 2013(09)
[7]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内容、特点及应然趋向[J]. 李宏斌,钟瑞添.  科学社会主义. 2013(04)
[8]转型时期的开放政治隐忧[J]. 昝涛.  人民论坛. 2013(24)
[9]美国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与华裔作家的解构策略[J]. 徐惠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10]具身心智视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许先文,王丹青.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06)



本文编号:3366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66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c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