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论教育与人生境界

发布时间:2021-08-29 20:57
  人生境界是人的精神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的整体反映,体现人对宇宙人生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也标志着人的精神修养及思想觉悟的水平。“人的精神是生活在自己的境界之中的,境界是人之为人的精神标识。”①人生境界对人的整体生活状态和存在方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涉及到心灵的“自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幸福”等等人生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教育要“以人为本”,就不能不关注这些人生的基本问题。人的生命是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教育应该建立在生命这一完整性的基础之上,不仅关注人的物质生命,关注“何而为生”的人的生存问题,更要关注人的精神生命,关注“为何而生”的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问题。物质生命是基础和前提,精神生命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当今教育的一个深层缺陷便是在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主导下,片面追求知识、技术和实用技能,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和道德修养品质方面的问题却重视不够,更缺乏引导学生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寻,这样的教育是一种不健全的教育,自然不利于培养人性完满和生命完善的人。因此,在教育中突显人的境界问题,探讨教育与人生境界的关系,重视教育在提升人生境界中的功能和作用,既符合教...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走进“人生境界”
    (一) 识读“境界”
    (二) 境界:另一种真实
    (三) 追求境界:对自由的渴望
二、人生境界:中西方之共同关切
    (一) 中国历史上的境界思想
        1. 儒家:“仁”的境界
        2. 道家:“道”的境界
        3. 佛家:“空”的境界
    (二) 西方历史上的境界思想
        1. 苏格拉底:通向至善之路
        2. 克尔凯郭尔:人生三阶段
        3. 尼采:精神三变
三、人生境界:教育之应然关切
    (一) 教育理应关注人生境界
    (二) 教育具有提升人生境界之功能
    (三) 人生境界的提升需要教育
四、提升人生境界之教育
    (一) 关注精神成长唤醒学生的境界意识
    (二) 培养反思批判精神增强学生的境界提升能力
    (三) 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科教学的境界性
    (四) 注重知行合一在行动中提升学生的境界
    (五) 加强教师自我修养以教师的境界提升学生的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3卷(2005)总目[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2]完整的“真实”:事实存在与境界存在[J]. 黄慧珍.  江海学刊. 2005(04)
[3]老子之“道”与“有”、“无”关系新探——兼论王弼本无论对老子道本论的改造[J]. 何石彬.  哲学研究. 2005(07)
[4]人:哲学与教育学的契合点——关于教育学为什么需要哲学的思考[J]. 岳伟,王坤庆.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5(03)
[5]道德教育必须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J]. 肖川.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5(03)
[6]教育如何走向哲学[J]. 刘铁芳.  教育研究. 2005(04)
[7]论教育世界的异化与救赎[J]. 高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07)
[8]文化传统:德育现代化的内源性资源[J]. 许瑞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05)
[9]论道德视阈里的生命体验[J]. 林瑞青.  江西教育科研. 2005(02)
[10]人的超越性及其教育意蕴[J]. 冯建军.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5(01)



本文编号:3371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71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1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