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作家生态位与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生态意识

发布时间:2021-08-30 13:14
  文学是人学,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乡土小说”的“乡土”富有生态学意蕴。生长在“乡土”中的人,无论在哪里成长,都难以摆脱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深受地缘与文化的维系。地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文化不过是地缘的投影。“生于斯,死于斯”形象地说明了人和地的固定关系。地缘和文化是生长在“乡土”中的人们的“生态位”,生态意识是人类存在的第一意识。长期生活在农耕文明中的中华民族,对“自然”有着天然的亲和与依附。然而,随着我们对西方文明或主动或被迫的学习和接收,承受着“自然之根”与“文化之根”双重断裂痛楚的知识分子的生态意识呈现出什么样的形态呢?在我看来,20世纪中“乡土小说”里有最好的答案。在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当前,在我们渴望生态智慧中西融通的今天,全面的、系统地挖掘、整理和阐释“乡土小说”的生态意识,应该说是我们文艺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基于以上认识和思考,本文尝试以生态批评的方法,对中国20世纪“乡土小说”的生态意识作综合性的考察和研究,以期能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那么,面对“乡土小说”这种历时性和共时性交织而成的文学现象,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其生态意识呢?由于“乡土小说”...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乡土小说的生态意识:生态批评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乡土小说"研究的进展
    三、"乡土小说"研究存在的问题
    四、本文的研究的思路
第一章 乡土小说的生态学意蕴
    第一节 绿色之链:乡土·人·文学
    第二节 乡土小说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第三节 生态意识——"乡土小说"的灵魂
第二章 乡土小说作家的"生态位"
    第一节 文艺学视阈中的"生态位"
    第二节 乡土小说作家的自然"生态位":地方色彩
    第三节 乡土小说作家的社会"生态位":风俗民情
    第四节 乡土小说作家的精神"生态位"
第三章 乡土小说的复调生态意识
    第一节 启蒙与乡愁
    第二节 理想乡土——生态乌托邦想象
    第三节 自在乡土中自然的"不仁"
    第四节 生命的对话——自觉的生态乡土书写
    第五节 乡土话语的女性言说
第四章 乡土小说生态意识的文化反思
    第一节 现代性与生态危机
    第二节 "天人合一"的再思考
    第三节 重写现代性与生态乌托
第五章 乡土小说生态意识的重构:从自在到自觉
    第一节 乡土小说生态意识重构的必要性
    第二节 深层生态学的启示
    第三节 中西融通:"乡土小说"生态意识重构
    第四节 构建"生态整体主义"文学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文学与社会进步的反思——兼及“退步论”文学评估[J]. 鲁枢元.  文艺争鸣. 2008(05)
[2]新时期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与反思——赵宪章教授访谈录[J]. 赵宪章,曾军.  甘肃社会科学. 2007(04)
[3]生态美学:发展、观念与对象——国外生态美学研究评述[J]. 王诺.  长江学术. 2007(02)
[4]审美,另一个方向的回归——评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J]. 徐岱,范昀.  文艺理论研究. 2007(02)
[5]开放的学术视野 清洁的生态聚会——“生态时代与文学艺术”田野考察暨学术交流会侧记[J]. 王惠,李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6]百年疏漏——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生态视阈[J]. 鲁枢元.  文学评论. 2007(01)
[7]论文学的人文精神与生态精神[J]. 姚鹤鸣.  中国文学研究. 2006(04)
[8]诗性与童话——关于艺术精神的一种理解[J]. 徐岱.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9]新世纪乡土小说叙事的现代性审视[J]. 黄佳能.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6(04)
[10]生态批评三人谈[J]. 王诺,宋丽丽,韦清琦.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本文编号:3372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72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1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