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在解构中建构 ——后殖民文学批评理论视点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7 00:10
  以一种集束见解形式出现的后殖民批评理论在中国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张京媛发表于《文学评论》1990年第1期的文章“彼与此”,对萨义德的《东方学》(Orientalism)一书作了比较细致的介绍;到陆建德在《环球时报》(京)2003年2月7日第19版为萨义德的新书《知识分子论》(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写作书评:“知识分子为弱者说话——萨义德呼吁知识分子要代表受迫害者的权利”。中间的13年时间,是后殖民批评理论翻译引进、争论思考最热烈的13年。学术书籍、杂志以及国内平面媒体一起,形成一种人人争说后殖民的局面。 从这些广泛的评说中沉淀下来,除了对一种新式西方话语的理论回应外,需要我们对其理论意义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定位。我们发现,当人们的理性思维习惯性地从20世纪一系列闪光的思想中穿行过来,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似乎就在那串珠链的尽头。这一系列思想对人类如何为现在的人类从各个角度提供了多种思考。而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的重大理论意义就在于,她跳出了同质文化内部的互动研究而将视野扩展到异质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在对这样关系的研究中深刻地把握了几百年来发生...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4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1 绪论
    1.1 本项选题之浮现
        1.1.1 国内后殖民理论研究基本情况
        1.1.2 国内后殖民理论研究的不足
    1.2 在解构中建构
        1.2.1 解构的是殖民主义以来三重压抑、三重边缘化的人类生存状态
        1.2.2 在三重回归和三重超越中建构后殖民诗学
    1.3 本课题研究方法
        1.3.1 视点研究方法
        1.3.2 拟人论的视点选取
2 后殖民文学理论的一般问题
    2.1 何谓后殖民文学理论
    2.2 后殖民文学理论源流
        2.2.1 塞舌尔等发起的“黑人性”运动开启了从文化角度对殖民主义的批判
        2.2.2 葛兰西话语霸权理论为后殖民理论奠定了一种分析的基本模式
        2.2.3 萨义德开创了后殖民理论研究和批判领域
        2.2.4 巴巴、斯皮瓦克等拓展了后殖民理论的批判领域
3 后殖民理论时间视点
    3.1 东方学(东方主义)
        3.1.1 “东方学”还是“东方主义”
        3.1.2 东方学的分期和东方学的机制
    3.2 后殖民时代
        3.2.1 全球化时代
        3.2.2 第二媒介时代
        3.2.3 后殖民时代
4 后殖民理论空间视点
    4.1 东方不是东方,西方不是西方
        4.1.1 作为观念形态上的东方
        4.1.2 美、加、澳是否后殖民
    4.2 第二自然和第三空间
    4.3 第三天性和第四世界
        4.3.1 异化
        4.3.2 第三天性和“第四世界”
5 后殖民理论主体视点
    5.1 文化的变迁
        5.1.1 族裔散居和文化身份
        5.1.2 “馅儿饼”原则与文化的变迁
    5.2 第四世界的臣民
        5.2.1 从他人(other)到他者(Other)
        5.2.2 属下及其“文化杂种性”
    5.3 文化的皮影戏
        5.3.1 殖民地“文化干细胞”的培植
        5.3.2 文化新殖民主义
6 后殖民理论话语视点
    6.1 话语
        6.1.1 话语进入后殖民理论
        6.1.2 殖民话语的特性
    6.2 话语陷阱
        6.2.1 二元对立陷阱
        6.2.2 修辞陷阱
        6.2.3 普遍性陷阱
    6.3 反话语
        6.3.1 反话语及其几种分支
        6.3.2 反话语的“文化更新”理想和局限
结束语
参考文献(按字母或拼音顺序)
后记



本文编号:3388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88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3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