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新时期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

发布时间:2021-09-22 00:13
  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综合运用教育学、文化学、体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文化视野来研究体育文化与体育课程和田径运动的关系,探讨近几年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大纲发展变化的趋势,立足于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现状调查分析,研究认为:田径课程在学校体育中边缘化;师资课程意识模糊化;教学内容方面文化体系建设滞后;课程内容与指导思想的不和谐性;教学方法思想固化;校园体育文化的田径氛围弱化是新时期高师专业田径田径普修课程面临的严峻挑战。 改革“中国式”问题的有赖于求解:1 转变田径普修课程改革观念,紧密结合基础体育课程的改革并从文化层面深度挖掘和拓展田径类课程资源;2 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3 优化田径普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内容体系;4 建立完善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评价体系,以评促教;5 提高教师素质,注意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6 加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文化传承,深入研究田径文化的理论体系。 研究的目的旨在对田径课程改革发展起到理清顺序,去伪存真的作用,利于田径文化的弘扬和田径运动的发展;同时有助于丰富体育教育专...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时期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


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课程教学,教师,老师,体育专业学生


授给体育专业学生,使他们在今后的教师生涯中得以所用。图2田径教师队伍不德定因素从图2上可以看出,田径教师队伍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3%7的老师认为领导不重视影响课程教学的积极性,由此引发有3%2的老师都兼职于其它热门学科,导致教研室课程教学凝聚力的松散,当然,进修机会少,场地器材都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少部分的教师认为部门内部关系不太协调也让他们灰心工作。教师作为课程中的核心力量,

分布情况,指导思想,院校,分布情况


在教学大纲中主要体现出三种田径普修课程的指导思想:学科本位论(以培养学生运动能力为主)、社会本位(以社会对人才需求为中心)和学生本位论(以素质培养、发展学生个性为中心)。调查结果表明(见图3),在这三种指导思想中,注重培养学生运动能力的学科本位论居于主导地位:而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图3各院校指导思想情况分布情况的指导思想却没有得到重视;以培养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的指导思想得到了相应的重视。这也表明了各院校田径普修课程并未摆脱学科本位的教育思想。为了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贯彻指导思想情况,笔者做了问卷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图4实际教学中贯彻的指导思想表明教师们在进行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时不仅仅贯彻上面提到的三种指导思想的其中之一,而且还贯彻了快乐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田径运动定义的发展演变[J]. 于楼成.  田径. 2005(03)
[2]对新升本科体育系田径普修课达标考核标准的研究[J]. 范例.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10)
[3]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成绩考核的实践内容[J]. 肖波.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4]田径教学的困惑与对策——兼论体育教学内容改革[J]. 史兵.  体育文化导刊. 2004(08)
[5]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J]. 黄爱峰,顾渊彦.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4(02)
[6]中长跑途中跑技术的教学方法[J]. 周兴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04)
[7]田径普修课计算机评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 王秋茸,雷福民,刘景龙.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1)
[8]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的研究[J]. 李振斌,李艳茹,黄瑛.  四川体育科学. 2004(01)
[9]子群体教学模式在田径普修教学中的优势化分析[J]. 孙志新.  四川体育科学. 2004(01)
[10]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 黄汉升,季克异.  体育科学. 2004(03)



本文编号:3402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402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0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