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历史的视觉诠释 ——当代影视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5 07:15
  在20世纪80年代末,“影视史学”这一语词通过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海登·怀特的一篇论文首次出现在世人眼前。随着20余年的发展,影视史学这一史学理论逐渐为众人所接受,并有许多中西方学者还积极地为影视史学理论框架的构建付出着努力。而就目前看来,影视史学的理论框架构建在这些中西方学者的努力之下也已经得到了颇多学界人士的认同。但是从影视史学的具体发展情形来看,由于时代等因素的局限,这些前人学者对于影视史学所做出的理论设定和构想也存在着些许值得进一步商榷的地方,因而也使得影视史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无法为更多的大众人群所接受。因此,笔者希望能够在前人学者对影视史学所作的理论构建基础上,结合影视史学的产生背景以及史学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历史影视的实例分析,借此来进一步对影视史学进行理论构建方面的一些补充和探讨。本文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是阐述影视史学是如何伴随着社会文化主体思潮和传统史学观念的演变从诞生到发展,并且笔者还对影视史学产生至今,对其理论构建影响颇大的三种经典论述进行解读,借以探寻经典论述中的影视史学是如何定义的,同时又是具有哪些理论基础的;第二章则主要是通过对历史研究定义和意义的...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1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相关研究综述
        (一) 西方学者关于电影和史学关系的探讨
        (二) 中国学者关于影视史学的相关研究
    三、 借鉴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 借鉴理论
        (二)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意义阐述
        (一) 学术意义
        (二) 现实意义
第一章 影视史学的发展轨迹
    一、 当代社会文化思潮的主体表现及影响
        (一) 后现代主义甚嚣尘上
        (二) 大众文化的蓬勃兴起
    二、 当代史学观念的转向与影视史学的演变
        (一) 当代史学观念的转向
        (二) 影视史学的发展
    三、 从东西方经典著述中解读影视史学
        (一) 《书写史学和影视史学》
        (二) 《影视史学:理论基础及课程主旨的反思》
        (三) 《影视史学》
第二章 影视史学与历史研究
    一、 历史、历史学以及历史研究
        (一) 历史和历史学
        (二) 历史研究的目的
    二、 书写史学:影视史学的参照
        (一) 历史科学化之后的书写史学
        (二) 影视史学与书写史学的交汇
        (三) 历史诠释学语境下的对比
    三、 影视史学的可行性理论
        (一) 仪式化的史学休闲
        (二) 历史的美学品质
        (三) 可视的“历史再现”
第三章 影视史学与民众记忆
    一、 记忆的概念、外延及其发展
    二、 历史影视:影像里的中国记忆
        (一) 1949—1977:社会记忆的政治化
        (二) 1978—现在:记忆的遗忘与重构
    三、 历史影视:影像记忆里的“他者”
第四章 影视史学角度的实例分析——以影视作品《中国远征军》为例
    一、 中国远征军缅印作战史实概述
        (一) 中国远征军的组建背景
        (二) 中国远征军的作战经过
        (三) 中国远征军的历史功绩
    二、 不同影视类型的《中国远征军》
        (一) 纪录片版《中国远征军》
        (二) 电视剧版《中国远征军》
    三、 “历史真实”间的相互考量
        (一) 纪录片与历史剧表现史实的差异
        (二) 史实:在影视与现实之间流转
第五章 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发展
    一、 对于史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一) 让史学研究走向大众化
        (二) 让史学研究趋近意象化
    二、 对于历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三、 展望:影视史学的新发展
        (一) 影视史学发展的新方向
        (二) 用影像镜头来书写当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A: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B:在读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记忆的采撷、收藏与呈现——“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之记录方式[J]. 周夏.  当代电影. 2011(11)
[2]好莱坞电影·历史记忆·历史重构——以《阿甘正传》为个案的考察[J]. 谢文玉.  史学月刊. 2011(10)
[3]大众历史书写受热捧的成因及思考[J]. 王灿,张世保.  学习与实践. 2011(10)
[4]远去的硝烟与永远的精神——观电视剧《中国远征军》有感[J]. 张忠.  中国电视. 2011(07)
[5]消费主义·国学热·后现代主义——对当前几种文化现象的思考[J]. 陈漱渝.  武陵学刊. 2011(04)
[6]史之目:纪录片对历史传播的作用与影响[J]. 王灿.  电影文学. 2011(12)
[7]钱钟书“诗心论”的历史美学价值[J]. 路新生.  天津社会科学. 2011(03)
[8]历史学的未来:后人文主义的挑战[J]. 爱娃·多曼斯卡,张作成.  北方论丛. 2011(03)
[9]集体记忆:研究群体认同的新路径[J]. 艾娟,汪新建.  新疆社会科学. 2011(02)
[10]在场与表现——当代美学理论对于历史表现的启示[J]. 弗兰克·安克斯密特,张骏.  江西社会科学. 2011(02)

博士论文
[1]走向历史诗学[D]. 翟恒兴.浙江大学 2006
[2]兰克史学研究[D]. 易兰.复旦大学 2005
[3]纪录片下的中国[D]. 李灵革.浙江大学 2004
[4]福柯话语理论探要[D]. 吴猛.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历史影视作品与历史教学[D]. 李延森.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2]影视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 王秀英.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历史叙事与历史真实[D]. 刘峰.兰州大学 2009
[4]历史影视作品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探究[D]. 胡松柏.西北师范大学 2007
[5]纪录历史: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兴起发展及其生存状况研究[D]. 张尧臣.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19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419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4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