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明末清初儒家基督徒会通儒耶的人文精神 ——以徐光启为个案

发布时间:2021-11-29 04:54
  明末清初,西方基督教掀起了在华传播的二次浪潮,对当时甚至后来的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努力把基督教的传播与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利用儒家思想论证基督教教义;以徐光启等为代表的“儒家基督徒”对于再次来华的基督教,表现出十分积极的姿态。他们把“天主教”当作救治晚明社会道德败坏,思想混乱的济世良方,肯定并接受了这种异质文明的部分意义系统。在这次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利玛窦等传教士与儒家基督徒都将注意力集中于耶儒之间的文化共通性。利玛窦等采取“合儒”、“补儒”传教策略,利玛窦之所以“尊儒”既有方便传教的原因,也有他自身人文精神推动的因素,但其“以耶为本”的立场是毋庸置疑的;徐光启等努力寻求儒学与“天学”的结合点,赋予“天学”以中国化的意义。对儒家基督徒而言,儒家的价值系统在其心目中仍占据“正统”地位,但他们也看到了基督教伦理的价值所在,积极认信并践行之。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评述了徐光启会通儒耶思想的研究概况,点出目前虽有一些研究成果但在儒耶人文精神会通方面的研究还需努力,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之处。...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第二章 明末清初的基督教儒士
    第一节 利玛窦来华传教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利玛窦的传教策略
        一、利玛窦“合儒排佛”的上层传教路线
        二、利玛窦附儒释耶
        三、以“西学”为传教工具
    第三节 利玛窦传教之评价
第三章 明末清初儒家基督徒
    第一节 儒耶交流先锋——东林党
    第二节 会通儒耶的儒家基督徒
        一、李之藻
        二、杨廷筠
        三、王徵
第四章 徐光启会通儒耶
    第一节 徐光启皈依天主教
        一、徐光启与晚明人文思潮
        二、徐光启皈依天主教的宗教社会学考察
    第二节 徐光启立足儒家会通天主教
        一、劝善止恶、敦风化俗
        二、补儒易佛、补益王化
        三、终极关怀、生死归属
        四、徐光启会通儒耶思想之评价
    第三节 徐光启会通儒耶的人文精神
        一、儒学与基督教的人文精神
        二、徐光启会通儒耶人文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末儒家基督徒的天观重构及其意义[J]. 林乐昌.  人文杂志. 2010(02)
[2]浅谈先秦儒家伦理道德的普世意义[J]. 李聚刚.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3]儒学与宗教对话:以“儒家基督徒”为视角[J]. 贾未舟.  江汉论坛. 2009(05)
[4]儒耶对话以何为本?——兼议利玛窦、何光沪关于儒教的若干论述[J]. 陈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5]晚明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以徐光启为例[J]. 施威.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6(05)
[6]宗教改革中的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J]. 何光沪.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7]名的高扬——儒家终极关怀与名的文化心理动力功能[J]. 袁阳.  中华文化论坛. 2006(01)
[8]论儒家终极关怀的双重走向[J]. 毛文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9]“由仁义行”:一个重新认识晚明人文思潮的角度[J]. 赵伟.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01)
[10]利玛窦伦理思想研究——兼论利玛窦对中西文化的会通[J]. 陈登.  道德与文明. 2002(05)



本文编号:3525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525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1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