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07:45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自觉不自觉地探索人自身发展的历史。马克思建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在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合理地解答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在马克思的视野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是基于人的劳动而展开的两个互为前提、互为手段、互为目的又相对独立的历史过程。每当人们对社会关系的探索深入一步,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就深入一层,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一致是马克思考察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关系得出的科学结论,论文立足马克思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基本理论,论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不一致的深层根源以及资本主义内部孕育的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走向一致的条件和途径,更为清晰地辨析资本主义社会在人的发展问题上的成败得失。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一致性的基本理论应当和社会主义的现实任务、历史使命紧紧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寻找理论和现实的结合点,针对当下中国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推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两个历史过程的有机统一。马克思把“现实的人”作为全部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上,从现实的人与人的社会关...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20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对人的考察的思维轨迹
    一、“认识自己”:人的问题出场
    二、“神性的人”:上帝仆人的神圣光环
    三、“感性的人”:人文主义的感性浪漫
    四、“理性的人”:至高无上的理性法则
    五、“自然的人”: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
    六、“现实的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揭示
第二章 人的发展的价值之维
    一、自由:人的发展的“性质—方式”域
    二、全面:人的发展的“变化—程度”域
    三、和谐:人的发展的“关系—状态”域
    四、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的发展的最高旨趣
第三章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历史生成中的统一
    一、社会发展界说
    二、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手段
    三、人的实践本质是社会发展的具体前提
    四、劳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一致的基石
    五、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一致的价值理想
第四章 人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
    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推动
    二、人的异化: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卡夫丁峡谷
    三、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相悖的资本主义根源
    四、资本主义内生因素: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走向一致的条件
第五章 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
    一、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一致的理论构想
    二、社会主义现实与人的发展的不一致困境
    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疏离的体制归因
    四、启示:社会主义建设与人的发展的重要课题
第六章 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一致的真正趋近
    一、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涅槃重生
    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矛盾透视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发展
    四、推进人的发展的和谐社会建设路径
    五、自由人的联合体:未来的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能够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澄清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一种误解[J]. 赵家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2]马克思的自由价值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启示[J]. 刘建立.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04)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 吴远,樊非.  求实. 2008(08)
[4]哲学的命运与思想者的责任——关于马克思哲学观的重新考察与反思[J]. 张曙光.  学术月刊. 2007(10)
[5]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思考[J]. 黄枬森.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6]“以人为本”主客体关系的历史演变[J]. 杨彬.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03)
[7]略论文明演进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J]. 罗浩波.  理论导刊. 2007(03)
[8]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马克思[J]. 李杰.  理论月刊. 2007(01)
[9]全球问题与人的发展[J]. 杨鲜兰.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6(06)
[10]超越危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殊背景分析[J]. 秦宣.  学习与实践. 2006(11)



本文编号:3541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541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4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