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2 21:28
  如何有效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提升公民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面临的新课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施教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结构要素等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特别是随着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经济发展的力度和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国内外各地域之间、各行业之间和各社会阶层之间的交流不断深化,使思想政治教育面对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状况,也极大地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由长期的战争环境转入和平环境,这是个最大的不同。我们政治工作的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方法要想“管用”,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从满足人精神世界的知、情、意心理需要的角度,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使“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接受度和教育效果,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6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研究


图2.1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图??Fig.?2.1?ideological?and?ethical?standards?structure?diagram??所处理问题的方式和场景不同

示意图,思想政治教育,示意图,受教育者


通过培养人发挥思想政治品德主体性作用,来积极德发展的现实水平的超越和人对现实社会环境的超越,并通过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律是适应与超越的辩证统一。适应是超越的前提条件和出发点,宿。适应是为了超越,超越要从适应出发。教育若仅仅停留在教育,教育若一味地强调超越而不顾及适应便缺少可行性,两政治教育过程的超越性特质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为前提,即教育者首先应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和心理发展遵循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心理形成发展规疏导方法,教育才有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兼顾适应性疏通、有效引导受教育者追求进步,循序渐进,实现“良性循和水平。??治教育过程的一般规律??动律,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一种双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结构图,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图,《太极图》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意识”概括代表人的思想层面,用“潜意识”概括代表人的心理层面,以“思想道素质结构”为理论分析框架,来考察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运用的动态过则出现类似于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运动变化着的《太极图》。如图5.2所示,《太极中的S形曲线,把一个圆形分为两条鱼形,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两种因素(意识层面想因素和潜意识层面的心理因素)不断处于相互转化的运动变化。而且,《太极图》的黑白“双鱼”,黑“鱼”有个白“眼”,白“鱼”有个黑“眼”,这正说明阴中终含着阳(“疏”始终含着“导”),阳中始终含着阴(“导”中始终含着“疏”这正是“疏”向“导”转化的内在根据。?? ̄ ̄??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心理疏导比简单说教更能打动人心[J]. 杨兆伟.  学周刊. 2014(01)
[2]论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 王世辉.  企业研究. 2013(20)
[3]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原则与路径[J]. 邱正文,刘琴,刘建荣.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4]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疏导内容探究[J]. 张俊峰.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03)
[5]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心理疏导原则[J]. 许颖素.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2)
[6]党内关怀思想发展演变及构建高校党内关怀中的教职工党员心理疏导机制探索[J]. 谭凤娥.  社科纵横. 2013(03)
[7]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建构[J]. 阮博.  思想教育研究. 2013(02)
[8]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建构探析[J]. 耿俊茂,张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01)
[9]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心理疏导的价值干预[J]. 潘柳燕.  湖北社会科学. 2013(01)
[10]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J]. 侯成飞.  科技信息. 2012(26)

硕士论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D]. 卫泓男.山西财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47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547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8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