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研究 ——以徐复观为出发点

发布时间:2021-12-25 05:22
  中国美学的发展,就其基本形式而言,是围绕着某些重要的概念、范畴、问题而展开的,这些概念、范畴、问题往往贯穿于中国美学的始终,显现了中国美学的生命。“中国艺术精神”问题并不是20世纪才产生的问题,传统的诗论、词论、画论也多有涉及,然而,在20世纪的中国文化语境中,这一问题区别于传统诗论、词论在体系内作自我追问之处就在于,它具有回应全球化浪潮和“艺术终结论”思潮、探寻中国艺术现代价值的特殊意涵。以徐复观为代表的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在传统艺术精神走向崩溃、西化大潮的步步紧逼下,从美学和艺术的层面反思中国艺术精神的本质内涵,在与世界文化艺术的比较、衡量中反观民族艺术精神的现代价值及其限度,并由此开陈出新,以现代的视野重构中国艺术精神的价值体系。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这一问题又承载着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现代转型的历史使命,也成为中国美学未来发展不能回避、也不容回避的一个核心问题。由“忧患意识”而生历史情怀,由对历史文化的追溯而生时代使命的文化自觉,这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主线,也是徐复观艺术诠释的起点。徐复观通过考据与解释并重、以归纳补训诂、“以心印心”等艺术诠释方法,既训诂考据,又发挥义理,归纳综合,...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0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创新之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徐复观与“中国艺术精神”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为何以徐复观为出发点?
    三、研究思路
上篇: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诠释
    第一章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诠释进路
        第一节 徐复观的艺术诠释起点
        第二节 徐复观的艺术诠释方法
        第三节 对徐复观艺术诠释方法的再思考
    第二章 现代艺术——西方文明危机反思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 台湾"现代艺术论战"的缘起
        第二节 徐复观的现代艺术观
        第三节 现代艺术与庄子美学之关联
    第三章 中国画——儒道区分视野下的"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 "中国艺术精神"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庄子美学——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主干
        第三节 徐复观对中国画现代意义的展望
    第四章 文学——儒道互补诠释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 徐复观诠释儒家的视角
        第二节 儒家美学——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补充
        第三节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论辨
下篇: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重构
    第一章 20世纪的"中国艺术精神"问题
        第一节 "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中国艺术精神"探索的几个路向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视野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第二章 对20世纪"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反思
        第一节 艺术精神探索的单线化
        第二节 艺术精神价值的虚无化
        第三节 禅宗与中国艺术精神
    第三章 什么是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 "中国艺术精神"的概念辨析
        第二节 重构中国艺术精神的意义
        第三节 现代语境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结语 通过徐复观而思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萧萐父的“道家风骨”[J]. 刘建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01)
[2]从中国美学的眼光看当代西方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J]. 叶朗.  文艺研究. 2009(11)
[3]“中和”与中国美学[J]. 陈望衡.  社会科学战线. 2009(06)
[4]《庄子》内篇的心学(下)——开放的心灵与审美的心境[J]. 陈鼓应.  哲学研究. 2009(03)
[5]《庄子》内篇的心学(上)——开放的心灵与审美的心境[J]. 陈鼓应.  哲学研究. 2009(02)
[6]生命境界的会通——徐复观文学精神的美学阐释[J]. 刘桂荣.  名作欣赏. 2007(06)
[7]必极工而后能写意——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反思之一[J]. 邹元江.  文艺理论研究. 2006(06)
[8]偏离规范与陌生化——兼论席勒对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J]. 邹元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9]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与特点刍议[J]. 刘笑敢.  中国哲学史. 2002(01)
[10]儒家乐教与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读后[J]. 孙邦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01)

博士论文
[1]徐复观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论评[D]. 张宏.山东大学 2007
[2]台港新儒学阐释下的“中国艺术精神”[D]. 孙琪.暨南大学 2006
[3]自由之远与艺术世界的价值根源——徐复观艺术思想的扩展研究[D]. 耿波.北京师范大学 2005
[4]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研究[D]. 张晚林.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51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551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4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