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论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发布时间:2021-12-28 23:16
  本文叙述了国内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过程,并深入分析了人物类电视纪录片从内容到形式的各种特点和内在的文化涵义。通过论述本文旨在促进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并试图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为国内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提出见解。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概况,国内纪录片的发展过程和现阶段纪录片的主要特点;第二部分论述了人文关怀在人物类电视纪录片中的体现;第三部分论述了人物类电视纪录片面临的困惑和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繁荣国内电视纪录片的方法。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一、 人物类电视纪录片概况
    (一)、 中西方对纪录片的观念差异
        1、 题材的价值取向不同
        2、 叙事观念、叙事方法不同
        3、 镜头造型上的不同
    (二)、 电视纪录片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三)、 人物类电视纪录片成为新时期纪录片的主要构成
        1、 内容上,以各式人物为主要描述对象
        2、 形式上,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二、 人文关怀在人物类电视纪录片中的体现
    (一)、 对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再认识
    (二)、 人文关怀在人物类电视纪录片中的具体体现
        1、 人文精神是电视工作者最重要的一项素质
        2、 人文关怀在选题和策划中的体现
        3、 人文关怀在采访过程中的体现
        4、 人文关怀在电视后期创作中的体现
三、 人物类电视纪录片面临的困惑和发展方向
    (一)、 人物类电视纪录片面临的困惑和反思
        1、 题材方面
        2、 表现形式方面
    (二)、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方向
        1、 人文关怀是纪录片的生命力
        2、 纪录片制作要符合电视特点
        3、 关注国际创作趋势,突显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视纪录片的文化建构[J]. 汤健萍.  电视研究. 1998(05)
[2]中国纪录片:观念与价值[J]. 吕新雨.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7(03)
[3]关于“人文精神”的辨析[J]. 余灵灵.  求是学刊. 1996(05)
[4]人文精神与中国当代电视文化[J]. 李显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3)
[5]跨文化传播的差异分析与因应探讨[J]. 刘燕南.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5(03)
[6]现代文化批判与新现代化道路[J]. 朱光烈.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4(01)



本文编号:3554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554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9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