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从祛魅到返魅:语文教学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2-01-01 22:39
  祛魅使文化从建构走向解构,经典文化遭到颠覆,低俗文化借助快媒流行,社会、家庭、学校三大教育阵地处于失守状态,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成功观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当然,祛魅作为工业时科学发展产生的哲学思辨模式,其对因循守旧、刻板僵化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法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被消解的文化未能及时得到修复或重建,社会伦理与法则受到严重挑战,文化祛魅越来越显示出消极的一面。为此,有必要分析批判当下的教育文化祛魅现状,并提出实现文化返魅的途径与策略。而当下我国的语文教学在祛魅的时代背景中存在着一种追求语文教学单一性、工具性、机械性的教学倾向,严重背离语文学科内在的价值规律,违背语文教学作为人文社会学科具有的人文性、整体性特征。随着时代主题从祛魅到返魅发生转变,新时代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理应重新重视人文学科具有的整体性、综合性、人文性的特征,并提出新时期的语文教学理想,但在语文教学实践的进程中却逐渐发生现实存在与理想价值间的差异,表现出应然性与实然性的差距。差异产生的原因,从哲学角度主要来源两种思潮模式自身哲学要求的不同,具体到教学角度表现如下:祛魅背景下的语文教...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基本概念
二、现状分析
    (一) 哲学现状
    (二) 祛魅时代:文化教育现状
        1. 家庭教育文化的遗落
        2. 社会教育文化的缺失
        3. 学校教育文化的局限
    (三) 祛魅到返魅: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 语文教学人文性缺失现状
        2. 人文性缺失引发的教育问题与人文性回归的教育价值
            (1) 人文性缺失引发的教育问题
            (2) 人文性教学的返魅价值
        3. 语文教学应然与实然的差异现状
            (1) 教学风格的差异存在
            (2) 教学设想与学习成效的差异存在
            (3) 教学内容的差异存在
            (4) 教学评价的差异存在
            (5) 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科内容关系的差异
三、返魅:语文教学多角度重构
    (一) 语文教学文化角度重构
        1. 民族道德的重生
        2. 民族文化的复兴
        3. 情感价值观的重建
    (二) 教学角度重构
        1. 教学差异融合的多学科支持
            (1) 哲学变迁
            (2) 教与学理论的变迁
            (3) 边缘学科理论的转变
        2. 语文教学差异融合的有效途径
            (1) 教与学方式的差异融合
            (2) 教学内容的差异融合
            (3) 教学评价差异融合
            (4) 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科内容关系的差异融合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课程评价改革,路在何方——基于文化分析的一种观点[J]. 王中男.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31)
[2]乐学境界:追寻语文教学的根[J]. 刘红.  教育发展研究. 2011(Z2)
[3]情感:情境教育理论构建的命脉[J]. 李吉林.  教育研究. 2011(07)
[4]论“无痛德育”[J]. 范兆雄.  教育发展研究. 2011(12)
[5]我国素质教育政策及实践的反思[J]. 傅禄建.  教育发展研究. 2011(10)
[6]道德教育的理性回归:生活世界[J]. 康钊.  教育发展研究. 2011(10)
[7]韩国2009年中小学课程改革述评[J]. 谭菲,杨柳.  比较教育研究. 2011(05)
[8]公平视野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寻[J]. 武秀霞.  教育发展研究. 2011(06)
[9]什么是成功的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成效评价标准构想[J]. 朱丽.  教育发展研究. 2011(06)
[10]是现代化,还是回归传统——也谈现代语文教育的出路[J]. 武玉鹏.  教育研究. 2011(01)



本文编号:3562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562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a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