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乔治·斯坦纳文学批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1 20:52
  乔治·斯坦纳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文主义文学批评家,主要思想涉及三大领域,其一是以人和国家关系为主题的悲剧作品,其二是语言的多重本质及其发展问题,其三是艺术与哲学、科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集权主义的关系。这些思想相互交织,文笔恣意洒脱,引起了西方学术界对其文学批评、文化批评、比较文学、翻译学等多个领域的深入研究,国内对其著作的引介也在逐渐增多。论文主体分成四个部分。第一章,首先从中欧人文主义立场以及犹太幸存者意识两个视角切入,梳理乔治·斯坦纳人文主义批评观的思想渊源,重点突出人文主义核心;其次揭示其“老式批评”的实质是回归传统社会历史批评,一方面是出于对新批评的吸收与批判,另一方面是对阿诺德和利维斯传统的继承;总结其“老式批评”的三大特点:经典性、文学性、哲学性。第二章阐述斯坦纳比较文学与跨界批评方法,首先是梳理其走上比较文学研究之路的缘起,揭示出斯坦纳在比较文学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其次从他对“比较文学”的界定出发,结合具体文本总结出三个比较方法——跨地域比较、跨学科比较、以作品为中心的多元比较。第三章从三个方面分析斯坦纳多元互动的批评实践,语言与翻译、文本接受与影响、主题异同与嬗变,这...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乔治·斯坦纳生平与学术成就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人文主义的批评观
    第一节 人文主义批评的思想渊源
        一. 中欧人文主义者立场
        二. 犹太幸存者意识
    第二节 回归传统社会历史批评
        一. 回归传统批评的源起
        二. “老式批评”的特征
第二章 比较文学与跨界批评方法
    第一节 何为比较文学
        一. “比较文学”缘起
        二. “比较文学”界定
    第二节 跨界批评方法
        一. 跨地域批评方法
        二. 跨学科批评方法
        三. 多元联系批评方法
第三章 多元互动的批评实践
    第一节 语言与翻译:《巴别塔之后》、《语言与沉默》
        一. 翻译的阐释色彩
        二. 语言的边际设想
    第二节 文本接受与影响:《安提戈涅》
        一. 文本变迁的原因
        二. 文本变迁的价值
    第三节 主题异同与嬗变:《悲剧之死》
        一. 悲剧观念的变迁
        二. 悲剧衰亡的过程与原因
第四章 乔治·斯坦纳文学批评的评价
    第一节 乔治·斯坦纳人文主义批评的特色
        一. 与埃德蒙·威尔逊的异同
        二. 与莱昂内尔·特里林的异同
    第二节 乔治·斯坦纳文学批评的意义与局限
        一、乔治·斯坦纳文学批评的意义
        二、乔治·斯坦纳文学批评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粹大屠杀与西方文化的“除魅”——乔治·斯坦纳的文化反思[J]. 单世联.  文学评论. 2016(01)
[2]无语与言说、个体与社区:西方大屠杀研究的辩证——兼论大屠杀研究对亚洲共同体建设的意义[J]. 程朝翔.  社会科学研究. 2015(06)
[3]浅析斯坦纳笔下的语言本质与可译性[J]. 陶李春.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10)
[4]“奥斯维辛之后”的诗[J]. 单世联.  文艺研究. 2015(07)
[5]谁是悲剧的“敌人”?——读乔治·斯坦纳的《悲剧之死》[J]. 陈军.  戏剧艺术. 2014(06)
[6]乔治·斯坦纳的“悲剧衰亡”话语研究述评[J]. 张乾坤.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7]西方文论关键词 纽约知识分子[J]. 曾艳钰.  外国文学. 2014(02)
[8]乔治·斯坦纳与比较文学[J]. 李小均.  中国比较文学. 2013(04)
[9]“文学”之前的“比较”[J]. 伍晓明.  文化与诗学. 2012(02)
[10]斯坦纳译学的海德格尔渊源[J]. 徐朝友.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硕士论文
[1]斯坦纳文艺思想评述[D]. 孙倩.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本文编号:3562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562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6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