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城市广场的人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2 01:44
  城市广场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城市重要的象征。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广场一时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热点,成为塑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历史文化、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对广场这一事物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建成的广场布局仍是搬用的西方形式,导致目前的广场建设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深化对广场的理解,探索中国的广场文化传统,实现历史与现实、西方形式与中国内容的对话,从而使广场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活力泉源。本文就广场的社会本质及其文化内涵进行了研讨,由此本文关注的是广场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以促使广场成为人性场所。为了适应国人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深入挖掘广场的中国文化内涵和文化传统,本文采用社会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社会空间理论,对中西广场的演变、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比较研究,对不同历史条件下广场所呈现的意义与象征进行了探讨,对促成广场产生和广场生活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分析,努力寻求创造丰富多彩的广场生活的活力因素,并最后提出了建设中国文化特色的城市广场的理想。基于这种考虑,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首先,考察西方的广场文化及其社会生活。鉴于当前国...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24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导言
    1. 研究的缘起:现实提出了城市广场是什么的问题
    2. 研究状况
    3. 主要概念
    4. 主要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5. 研究目的
一、西方广场文化源流
    1. 古代希腊的广场
    2. 古代罗马的广场
    3. 中世纪的广场
    4.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广场
    5. 20世纪西方的城市广场建设
二、中国传统广场的历史演变
    1. 原始广场的诞生
    2. 坛庙广场
    3. 殿堂广场
    4. 寺庙广场
    5. 娱乐广场
    6. 市场性广场
    7. 阅武场广场
    8. 中国传统广场的人文内涵
        (1) 广场发展的影响因素
        (2) 古代广场的主要形制
        (3) 古代城市文化的矛盾
三、传统广场与新型广场的轮替
    1. 西方广场在殖民地城市中的出现
    2. 新式广场在国内城市中的扩散与建设
    3. 传统广场的延续与衰落
        (1) 礼制性广场
        (2) 寺庙广场
        (3) 娱乐性广场
    4. 新式广场的社会人文内涵及其反映的城市文化矛盾
        (1) 殖民地城市的广场空间布局是中国社会矛盾的深刻反映
        (2) 促进社会变革的舞台
        (3) 广场轮替所体现的城市文化矛盾
四、当代城市广场的大发展与新探索
    1. 1978 年-1995年城市广场的平稳发展
    2. 1996 年后城市广场的大发展
    3. 当前城市广场建设的误区分析
        (1) 盲目求大
        (2) 布局安排的格式化
        (3) 对旧城空间结构的损害
        (4) 广场周围的建筑环境与设施的忽视
    4. 中国城市广场的探索与趋向
        (1) 乡土景观开始得到初步重视
        (2) 地方文化与民族文化开始得到体现与尊重
        (3) 传统广场布局形式的探索
        (4) 园林式广场或园林化广场的出现
    5. 当代城市广场的社会人文内涵
        (1) 广场发展既有历史补偿的性质,也是社会发展与变迁的反映与结果
        (2) 广场存在的误区是社会变迁阶段性复杂性及其矛盾运动与反映
        (3) 民众参与是解决广场诸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舞台
五、城市广场的文化解读:中西广场的比较
    1. 中西广场的共通
    2. 中西广场的差异
结语:建设中国文化特色的城市广场
    1. 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
    2. 历史与现实的和谐
    3. 经济与文化的和谐
    4. 百姓的参与与社会的和谐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 沙莲香.  北京社会科学. 2004(01)
[2]城市广场公共空间市民社会[J]. 陈锋.  城市规划. 2003(09)
[3]步行街和广场的文化品位[J]. 胡兆量.  城市问题. 2003(04)
[4]中国传统造园技法在广场中的运用——岳屏广场石头记[J]. 陈添喜,蔡勇.  规划师. 2003(04)
[5]对城市广场生态建设的思考[J]. 董杰,李志军,王晓健.  工业建筑. 2003(03)
[6]中西方现代城市广场设计比较[J]. 陈晓彤.  华中建筑. 2002(06)
[7]“大树广场”——亚热带气候环境大型广场设计思路[J]. 赵红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0)
[8]城市广场建设六忌[J]. 廖建平.  城市问题. 2002(05)
[9]岭南地区休憩性文化广场中乔木下人群的行为模式研究[J]. 陈建华,吴硕贤.  中国园林. 2002(05)
[10]从两种不同的空间形态——看欧洲传统城市广场的社会学含义[J]. 蔡永洁.  时代建筑. 2002(04)



本文编号:3583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583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e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