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席勒美育思想 ——从新时期席勒美育思想研究说起

发布时间:2022-02-19 08:36
  现代化运动将西方导入了一个无论在日常生活、社会制度、价值观念还是在思想方式上都迥然有别于传统社会的全新世界。人在这个世界中不再是“神”的奴从,他们用理性将“神”踩在脚下转而把自己武装成为世界的新主宰。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理性逐步显露其独裁本质。它以“同一性”的强权剥夺了一切属于非理性领域的人性的合理诉求,最终造成了人性的分裂,也使现代文明步入了危机。 作为诗人和哲学家的席勒敏锐地观察到了这种“现代性后果”,提出通过审美教育激活人性中的感性机制,用感性力量反抗理性的霸权和专制,最终求得人性两大机能的和谐与平衡。席勒美育思想由于在感性权利伸张方面的高强力度而引导了审美现代性的第一次出场。本文便是立足于席勒美育思想的基本原理,力图从审美现代性的视角多层次地审视席勒美育思想,赋予其新的理论内涵和时代意味。 全文分五个部分(章):导论部分解析现代性、审美现代性、教育现代性三个重要概念;第一章,概述中国新时期席勒美育思想研究状况,通过对学术史的梳理提出新的问题,从中明晰席勒美育思想的审美现代性研究的本土学术情境;第二章,从社会工业化进程、启蒙现代性规划、康德美学、教育现代性...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新时期席勒美育思想研究概述
    (一) 介绍性研究
    (二) 深度拓展研究
    (三) 批判比较研究
    (四) 现代性研究
    (五) 总结
二、席勒美育思想的现代性背景
    (一) 社会的工业化进程
    (二) 启蒙运动的现代性规划
    (三) 审美独立的康德先导
    (四) 教育现代性的生成与确立
三、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席勒美育思想
    (一) 游戏—感性的第二次回归
        1. 文艺复兴的感性渊薮及启蒙运动的背离
        2. 感性在游戏中的第二次回归
        3. 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游戏观
    (二) 艺术—社会批判与审美教育
        1. 艺术自律论与社会批判
        2. 理想的诗与审美的人
        3. 审美教育—精英化或大众化
    (三) 审美乌托邦—理想政治与审美生存
        1. “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
        2. 审美乌托邦—理想政治与审美生存
    (四) 审美与道德关系的再思考及其现代性意义
        1. 审美体验的道德意蕴
        2. 现代性道德规划的悖论及其审美式解决
四、席勒美育思想在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一) 席勒美育思想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二) 席勒美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1. 美育学学科的启示
        2. 教育现代性的启示
        3. 文化启示:构建多元和谐的审美文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根植于人性深处——《审美教育书简》中的审美人类学思想[J]. 张玉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2]席勒的审美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概念[J]. 陈增福.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1(06)
[3]美育:审美现代性话语的创建——重读席勒《美育书简》[J]. 杜卫.  文艺研究. 2001(06)
[4]现代性与文艺理论(笔谈)[J]. 赵一凡,张志扬,章国锋,金元浦,周宪,陶东风,余虹,程正民.  文艺研究. 2000(02)
[5]美育作为感性教育初探[J]. 樊美筠.  苏州大学学报. 1998(03)
[6]席勒美育思想与当代教育美学[J]. 陈建翔.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0(02)



本文编号:3632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632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d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