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基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通立场的“民主仁学”理论评析

发布时间:2022-09-28 12:33
  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会通的视野下,探究儒学在当下发展的新形态或许能够对当代中国价值观的重塑提供鉴戒意义。儒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流,自近现代以来,一直饱受争议而其发展几经波折。时至今日,在中、西、马三大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背景下,学界提出的“民主仁学”是不同于上一辈儒者“老内圣开出新外王”的思维模式,而是在儒学发展的宏观透视下,尝试将民主与儒家仁爱一同糅合为道体来对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之关系进行新的可能性探讨。全文藉由吴光先生提出的“民主仁学”为切入点,首先,从纵向的历史分期与演进轨迹的角度,引出新儒学对传统儒学现代价值的探索,然后从横向的文化学术背景出发,探究当代新儒家对儒学与现代民主融通问题的探索,由此探析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化与“民主仁学”的形成背景。其次,从体用论、文化观以及价值观三大方面对“民主仁学”的内在逻辑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对其逻辑架构的深入剖析,探究其可能有的贡献与局限。最后,探讨了“民主仁学”这一理论形态对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互动关系的思考。毋庸置疑,在新时代对于儒学创造性转化的研究工作仍在路上。“民主仁学”仅是儒学在当代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尽管对于其提法还存有诸多疑问,但无疑在学...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点
第一章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化与“民主仁学”的形成
    第一节 新儒学对传统儒学现代价值的探索
        一 “仁本礼用”的古典儒学
        二 “中体西用”的改良儒学
        三 “新体新用”的当代儒学
    第二节 现代新儒家对儒学与现代民主融通问题的探寻
        一 港台新儒家的开出论
        二 大陆新儒家的复古论
        三 后新儒家的融合论
    第三节 “民主仁学”的提出
        一 “民主仁学”的构想
        二 “民主仁学”的演化
        三 “民主仁学”的丰富
第二章 “民主仁学”的内在理论体系
    第一节 “民主仁学”的体用论
        一 民主仁爱为体
        二 礼法科技为用
    第二节 “民主仁学”的文化观
        一一 元主导,多元辅补
        二 会通古今,兼容中西
    第三节 “民主仁学”的价值观
        一 “仁”为根本之道
        二 “义礼信和敬”为大德
第三章 “民主仁学”的理论评析
    第一节 “民主仁学”的基本特征
        一 “民主仁学”的人文性
        二 “民主仁学”的兼容性
    第二节 “民主仁学”的积极作用
        一 推动儒家“内圣外王”的新发展
        二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化
        三 推动中西、古今关系的再思考
    第三节 “民主仁学”的理论局限
        一 “民主”何以成为本体
        二 体用二元:疑似陷入“双重边缘化”困境
        三 模糊儒学对接现代社会的有效路径
        四 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淡化
第四章 “民主仁学”对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互动关系的思考
    第一节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在中西之辩中推进“一元”与“多元”互补
        二 在古今之辩中推进“传承”与“转化”并进
        三 在理论与现实之辩中推进“理论”与“实践”融合
    第二节 科学把握“马魂、中体、西用”的理论范式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则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相统一原则
    第三节 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推动当代中国价值观重塑
        一 牢牢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和宗旨
        二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统价值观
        三 批判借鉴西方现代价值观与后现代价值观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融通探论——儒家传统的现代阐释[J]. 魏涛,王宁.  华夏文化论坛. 2019(02)
[2]反思“五四”:中西古今关系再平衡[J]. 杨国荣,罗志田,温儒敏,何中华.  文史哲. 2019(05)
[3]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的中国价值观与人类共同价值观[J]. 陶庆梅.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4)
[4]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价值观[J]. 江畅.  中原文化研究. 2019(03)
[5]儒家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系统结构及其现代意义[J]. 李祥俊.  衡水学院学报. 2019(03)
[6]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哲学对话[J]. 陈先达,臧峰宇.  理论与现代化. 2019(02)
[7]论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价值观的辩证关系——从价值论的视角[J]. 杨尚勤,龚玉朝.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8]西方民主的现代困境:从马克思到后马克思主义[J]. 谢亚洲.  甘肃社会科学. 2018(06)
[9]论中国垂直模式的民主尚贤制——对读者评论的回应[J]. 贝淡宁,吴万伟.  文史哲. 2018(06)
[10]新时代中国的价值观冲突及其超越[J]. 秦慧源.  东南学术. 2018(06)



本文编号:3681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681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f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