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6-12-26 08:33

  本文关键词: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的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 2015年

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的运用

王月月  

【摘要】:近年来,全国多个城市纷纷提出了“文化立市”、“文化强市”的口号,城市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日益受到重视。面对当前激烈的城市竞争,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对于各城市突破“千城一面”的困境尤为重要。一座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离不开其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植根于民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以成为重要的创意来源,使城市形象更具魅力,使城市文化品牌更具影响力。山东省潍坊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为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潍坊市依托具有突出竞争力优势的传统风筝文化资源,成功塑造了“世界风筝都”这一文化品牌,在国内外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本文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如何融入城市形象的核心问题展开研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中,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塑造城市的鲜明个性,有利于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潍坊市依托当地的风筝、年画、剪纸等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成功打造了城市文化品牌,为国内各大城市的文化品牌建设提供了典范。然而,潍坊市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解决,诸如城市文化品牌内涵不够丰富、保护意识薄弱、传播渠道窄等。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潍坊市应从加强资源整合、发展相关产业、完善保障机制、加强宣传等方面着手解决。本文以潍坊市为研究对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品牌的互动关系、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现状、活化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论文尝试在两个研究视角有所创新和突破: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相结合进行研究;二、针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在城市文化品牌构建中的运用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分析,本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之间可形成良性互动,达到和谐共赢的效果。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兰;袁春桥;孙丽莉;;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规划策略研究——以烟台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8期

2 王俊芳;曲毅;;文化资源开发与潍坊旅游业发展[J];旅游研究;2011年02期

3 杜芳;周文杰;;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培育与实施策略——以赵本山推动辽宁二人转产业化为个案[J];理论界;2010年09期

4 濮乐山;;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01期

5 曾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关系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6 刘晓玲;;都市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文学教育(中);2013年09期

7 金镐杰;;韩国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及亟待解决的课题[J];文化遗产;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虹;朱晓敏;;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与设想[J];大连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刘新晓爱;;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从保护木卡姆艺术谈起[J];法制与社会;2011年12期

3 贺正楚;张蜜;吴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模式:以“二人转”为案例[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4 余慧华;曾艳;;我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保护研究——以天津时调为例[J];法学杂志;2014年04期

5 林移刚;;产业化视角下的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6期

6 杨青山;罗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价值分析[J];传媒;2014年11期

7 郑亮;吴新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8 李浥;;西南石窟艺术中的“川渝风格”微探——以安岳、大足石窟为例[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4年01期

9 李俊怡;;婺源傩舞的保护与利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4年15期

10 邱硕;;文化遗产与文化认同的新关联——“文化遗产与文化认同”国际研讨会综述[J];文化遗产研究;2013年0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晓君;成长型企业无形资产统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王志平;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3 谢一菡;禹州钧瓷传统制作技艺传承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4 王隽;我国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刘小路;成都漆器艺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孙克;人类学视野下的民间陶瓷及其活态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8 王萌;传统文化表达的知识产权保护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望春;;法国鼓励民间组织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作用[J];北京观察;2003年03期

2 黄小江;;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J];才智;2008年05期

3 齐爱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构成要件[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4期

4 齐爱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二)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法律问题[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5期

5 齐爱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6期

6 梅术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综述[J];法商研究;2007年04期

7 党和苹;景浮英;;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权保护的探讨[J];法学杂志;2008年04期

8 徐辉鸿;郭富青;;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法保护模式的构建[J];法学;2007年09期

9 王姝平;;民族工艺的法律保护模式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年11期

10 刘俊;邹权;;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几个主要问题[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志坚;[N];检察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永平;城市文化的创新解读一评《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的结构与功能新论》[J];学海;2000年04期

2 王曙光;关于“打工文化”的研究角度[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陈兴锐;;重庆城市文化的传承与镜鉴[J];重庆行政;2003年06期

4 ;本刊“城市文化研究”专栏约稿[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谢元鲁;城市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J];决策咨询通讯;2004年01期

6 沈启鹏;从南通城建看城市文化特色与城市建筑形态[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年03期

7 陈仕龙;培育高品位的城市文化[J];群众;2005年09期

8 孙平;中国城市文化的传承性[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郑坚;;驯服现代化:对于城市文化的一种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10 ;语录——城市文化[J];建筑与文化;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丹;孙丽华;陈仲堂;闫红梅;;提升沈阳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天伦;;论图书馆在城市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A];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代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劲;;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文化的意义、难点与致思理路[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刘琨;;我市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梁颂成;;城市文化是催生文学新样式的肥沃土壤[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吴玲;王志章;;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进;;城市文化与身份研究[A];“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程宏宇;;南通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建设[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9 王一川;;通向北京城市文化精神[A];2011北京两届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1年

10 樊娟;;树立古城西安的城市文化品牌——外修建筑与内修文学[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浩然;[N];中国财经报;2007年

2 王春雷;[N];中国旅游报;2007年

3 欧阳谦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N];贵阳日报;2007年

4 钱泽红;[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实习生 刘佳丽;[N];大庆日报;2007年

6 市政府副市长 柴绍豪;[N];酒泉日报;2007年

7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吴予敏;[N];社会科学报;2007年

8 郭强;[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9 记者 卫冰;[N];山西政协报;2007年

10 记者王健生;[N];中国改革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蔡尚伟;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D];四川大学;2003年

2 荆蕙兰;近代大连城市文化研究(1898-1945)[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姚历;梅斯的法兰西民族身份[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月月;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金虹;城市文化架构下的业余声乐教学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皓;“老苏州形象”的媒介再现[D];苏州大学;2015年

4 岳春波;以赛马运动引领呼和浩特城市文化产业品牌建设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5 陈昆宇;融合·介入·建构——浅谈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设计互动[D];厦门大学;2008年

6 刘晓丽;近代醴陵城市文化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佳;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文化成长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李曼;现代城市文化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韩千钧;人文奥运与青岛城市文化互动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10 王娟;近代浏阳城市文化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的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6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26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6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