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当代中国安全文化及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2 03:10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安全文化及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交通安全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交通安全非物质文化中的行为文化是交通安全最直接的表现。好的行为文化可以减少交通安全问题,不好的行为文化容易引发交通安全问题,特别对于行为文化中的羊群效应,需要进行引导产生积极的作用。城市交通中不良行为较多,而在驾驶人的每次出行过程中基本都会采取变道行为,是一种发生频率较高的行为,当前车道行驶条件不能满足驾驶人驾驶需求即会采取变道行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较大。目前变道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变道间距的分析进行车道变换模型研究与仿真,对于在不同道路交通状态下变道行为特性及变道行为风险性研究甚少。不同道路交通状况下的变道行为是不同的,给交通安全带来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不同道路交通状况下变道行为风险性进行预测。本文从交通安全文化出发,分析交通安全行为文化中的羊群效应并指出其带来的消极作用;以行为习惯中常见的变道行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变道行为驾驶人特性,并根据研究条件限制选取道路交通环境中的车道数、车速及饱和度为影响因素,通过对西安市路段变道行为调查,确立变道行为风险率为观测路段内致使其他车辆紧急刹车,减速,停车和造成交通事故的变道次数与总变道次数之比;根据BP神经网络的理论,并利用Matlab数学软件建立变道行为风险率的预测模型,并以西安市调查数据为例验算模型的适用性;最后从行为心理学出发,分析交通行为心理,并从交通行为过程中心理影响因素构建交通安全对策,提出增强变道行为认知过程、决策过程及执行过程的安全性的对策。
【关键词】:交通工程 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对策 变道行为风险 BP神经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05;U492.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4-17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研究技术路线15-17
  • 第二章 交通安全文化内涵17-27
  • 2.1 文化机理17-20
  • 2.1.1 文化的涵义17-18
  • 2.1.2 中国文化特性18-19
  • 2.1.3 中国行为文化的羊群效应19-20
  • 2.2 交通安全文化概述20-22
  • 2.2.1 安全文化涵义及特性20-21
  • 2.2.2 交通安全物质文化21
  • 2.2.3 交通安全制度文化21-22
  • 2.2.4 交通安全观念文化22
  • 2.2.5 交通安全行为文化22
  • 2.3 交通安全文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22-24
  • 2.3.1 交通安全物质文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23
  • 2.3.2 交通安全制度文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23-24
  • 2.3.3 交通安全观念文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24
  • 2.3.4 交通安全行为文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24
  • 2.4 交通安全行为习惯24-26
  • 2.4.1 行为与文化关系25
  • 2.4.2 不良的行人出行习惯25-26
  • 2.4.3 不良的驾驶行为习惯26
  • 2.5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变道行为安全性分析27-38
  • 3.1 变道类型27-28
  • 3.1.1 强制性变道27-28
  • 3.1.2 随意性变道28
  • 3.2 变道影响因素分析28-30
  • 3.2.1 驾驶人特性28
  • 3.2.2 车辆组成因素28-29
  • 3.2.3 道路环境因素29-30
  • 3.2.4 交通环境因素30
  • 3.3 变道行为调查30-37
  • 3.3.1 变道行为问卷调查30-34
  • 3.3.2 变道行为交通调查34-37
  • 3.4 本章小结37-38
  • 第四章 变道行为风险性预测模型38-55
  • 4.1 风险预测方法综述38-42
  • 4.1.1 时间序列预测法38-39
  • 4.1.2 回归分析法39-40
  • 4.1.3 贝叶斯预测40-41
  • 4.1.4 灰色系统预测法41
  • 4.1.5 神经网络法41-42
  • 4.2 变道行为风险性预测模型42-49
  • 4.2.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42-43
  • 4.2.2 BP神经网络43-46
  • 4.2.3 变道行为风险性神经网络模型46-49
  • 4.3 模型应用49-54
  • 4.3.1 变道行为风险性BP网络模型构建50
  • 4.3.2 变道行为风险性BP网络训练50-52
  • 4.3.3 变道行为风险性BP网络预测52-54
  • 4.4 本章小结54-55
  • 第五章 提高交通安全的对策55-63
  • 5.1 交通行为心理研究55-57
  • 5.1.1 行为心理学55-56
  • 5.1.2 认知心理活动56-57
  • 5.1.3 情感心理活动57
  • 5.1.4 意志心理活动57
  • 5.2 交通安全对策57-61
  • 5.2.1 交通安全措施的构建57-58
  • 5.2.2 提高交通行为认知过程安全性58-59
  • 5.2.3 提高交通行为决策过程安全性59-60
  • 5.2.4 提高交通行为执行过程安全性60-61
  • 5.3 变道行为交通安全对策61-62
  • 5.3.1 变道行为安全性61
  • 5.3.2 增强变道行为认知过程安全性61
  • 5.3.3 增强变道行为决策过程安全性61-62
  • 5.3.4 增强变道行为执行过程安全性62
  • 5.4 本章小结62-63
  • 结论与展望63-65
  • 参考文献65-68
  • 附录A 变道行为问卷调查表68-70
  • 附录B BP神经网络变道行为风险性预测模型部分代码及结果70-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2-73
  • 致谢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建湖,沈斐敏,陈yN;福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6期

2 邵祖峰;;道路交通安全文化的内涵、功能与建设途径[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黄桥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桑业明;;论交通文化的本质[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亮晴;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施工招标评标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安全文化及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60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0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