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转型期南京文化遗产管理的多元主体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07:08

  本文关键词:转型期南京文化遗产管理的多元主体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是一个国家灿烂文化的结晶。南京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无数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南京市民赖以生存的灵与魂,是城市文明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它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宝贵的城市发展资源与软实力。但是,随着我国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一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南京历史文化遗产管理的多元主体模式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针对南京历史文化深厚、文化遗存多且分布广等特点,从南京城市规划、文化遗产管理的体制、法制及公众参与度等方面剖析南京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深层次矛盾。为有效解决这一矛盾,重新思考新公共管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并深入分析美国圣地亚哥、法国雷恩城市中心区、我国绍兴城市中心区在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先进做法,提出南京转型时期采用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模式管理南京城市文化遗产是一种必然选择,不仅有利于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也利于促进社会各种元素与城市文化遗产相结合,促使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凸显。接着,文中提出南京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多元主体构成,并对多元主体的相互关系进行详细阐述,进而提出多元主体参与文化遗产管理的组织架构,也就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企业或其它非盈利组织参与,学界发挥智囊团作用,以及民间广泛参与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为确保多元主体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文化遗产管理中,建立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法律保障体系、科学研究体系、思想指导体系。文中以甘熙宅第为典型案例对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模式加以论证。
【关键词】: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政府主导 多元主体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1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2
  • 1.2.1 国外相关研究10-11
  • 1.2.2 国内相关研究11-12
  • 1.2.3 评述12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2-14
  • 1.3.1 研究内容12-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第二章 南京文化遗产管理剖析14-20
  • 2.1 南京历史文化简述与文化遗存14-15
  • 2.2 南京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管理矛盾及剖析15-20
  • 2.2.1 南京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管理矛盾15-18
  • 2.2.2 南京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管理矛盾剖析18-20
  • 第三章 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理论思考20-24
  • 3.1 新公共管理理论20-21
  • 3.2 多中心治理理论21-22
  • 3.3 管理理论思考带来的启示22-24
  • 第四章 国内外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经验解读24-30
  • 4.1 典型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经验解析24-28
  • 4.1.1 法国雷恩城市中心区文化遗产管理24-25
  • 4.1.2 美国圣地亚哥文化遗产管理25-27
  • 4.1.3 绍兴城市中心区文化遗产管理27-28
  • 4.2 经验解析带来的启示28-30
  • 第五章 转型期南京文化遗产管理模式的实效选择30-44
  • 5.1 转型期南京文化遗产管理趋势探索及必然取向30-31
  • 5.2 政府主导文化遗产管理的原则31-32
  • 5.3 多元主体构成32-33
  • 5.4 多元主体的相互关系33-35
  • 5.5 多元主体参与文化遗产管理的组织架构35-38
  • 5.5.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35-36
  • 5.5.2 企业或其它非盈利组织参与36-37
  • 5.5.3 学界发挥智囊团作用37
  • 5.5.4 民间广泛参与37-38
  • 5.6 多元主体参与文化管理的保障38-44
  • 5.6.1 组织保障体系38
  • 5.6.2 法律保障体系38-40
  • 5.6.3 科学研究体系40-42
  • 5.6.4 思想指导体系42-44
  • 第六章 甘熙宅第管理的案例分析44-52
  • 6.1 甘熙宅第的价值及管理状况44-49
  • 6.1.1 甘熙宅第的价值44
  • 6.1.2 甘熙宅第的管理现状44-45
  • 6.1.3 甘熙宅第实地调查45-47
  • 6.1.4 甘熙宅第旅游区管理评价47-49
  • 6.2 多元主体参与管理甘熙宅第49-52
  • 6.2.1 管理的原则49
  • 6.2.2 多元主体构成及角色参与49-52
  • 第七章 结语52-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6
  • 附录A56-57
  • 附录B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肖建莉;;历史文化名城制度30年背景下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5期

2 赵夏;;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J];城市问题;2008年04期

3 徐嵩龄;西欧国家文化遗产管理制度的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陈淳,顾伊;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视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张松;21世纪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王林;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比较[J];城市规划;2000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乃春;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中的利益冲突和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转型期南京文化遗产管理的多元主体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79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0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