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白岩苗寨山地稻作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06 16:13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稻米作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人类漫长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衍生成为稻作文化。黔东南苗族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山地稻作民族,其稻作农业中水利灌溉以及稻、鱼混生的生计模式与平坝和丘陵地区的稻作农业相比自有特色。本文结合稻作文化的相关研究,运用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以贵州省黔东南雷山县白岩村为对象,以稻作文化为主线,重点考察传统稻作下形成和建构起来的生计模式、生活节律和社会交往,从而揭示稻米在苗族社会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通过研究,本文认为:第一,西南山地独特的生态环境,是稻作文化产生的根基,其中水利灌溉方式的系统化是稻作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村落格局以及人口由分散走向聚合深层原因,同时,稻、米、鱼共生的独特生计模式实现了饮食结构的多元化,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生态智慧。第二,苗族的岁时节律与稻作生产的周期息息相关,稻米在不同节律中表现不同文化内涵,稻米在生物上表现出的黏合性,反映到社会网络中就是一种结群性,村民通过人生礼仪和日常生活中互赠稻米的行为,建构和维系着社会网络,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塑和加强社会契约和文化认同。第三,稻米的象征与符号化是稻作文化内涵表述的关键。...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稻作文化的相关研究
        1.2.2 苗族稻作文化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田野点概述
        1.5.1 村落自然生态与地理环境
        1.5.2 村落历史记忆与文化传说
        1.5.3 村落人文环境与民族构成
第1章 稻作体系与白岩传统社会
    1.1 山地稻作农业的生产要素
        1.1.1 稻米的分类
        1.1.2 稻田的分类
        1.1.3 稻作生产工具
    1.2 植稻技术与田间管理
        1.2.1 稻作技术与农事活动
        1.2.2 稻鱼共生的养殖模式
    1.3 稻作生产中的组织建构
        1.3.1 生产组织与社会组织
        1.3.2 性别分工与协作
    小结
第2章 稻作与白岩苗族的岁时节律
    2.1 苗族历法与农事安排
        2.1.1 苗族历法
        2.1.2 季节时令与稻作生产
    2.2 岁时节日
        2.2.1 开秧门
        2.2.2 吃新节
        2.2.3 苗年
        2.2.4 清明时节
    小结
第3章 白岩苗族社会交往中的稻米
    3.1 人生礼仪中呈现与交换的稻米
        3.1.1 出生礼
        3.1.2 婚礼
        3.1.3 葬礼
    3.2 礼俗生活中传递与凝聚的稻米
        3.2.1 贺新房
        3.2.2 栽花竹与“看米”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白岩村村规民约
致谢



本文编号:3946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946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5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