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生态体育视域下盘县彝族火把节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9 16:09

  本文关键词:生态体育视域下盘县彝族火把节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态体育是后现代社会提倡的新颖名词,如今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生态体育的表现形态主要是走向生态环境,进行身体锻炼;其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发展,是人们的精神追求。彝族火把节起源于刀耕火种时代,每年举行一次盛大的火把节庆是本民族通过祭祀、风俗等文化习俗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崇拜,并以火把舞、斗牛、赛马等民族传统体育通过身体技法(les techniques de corps)表现该文化价值,因此,火把节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火把节进行调研;记录自然环境、农业、养殖业、经济作物、生活形态、居住环境、经济来源、传统技艺、习俗、民族文化等形态。通过访谈了解到火把节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人与自然和谐。研究发现:盘县彝族火把节历史悠久,其文化形态表现古朴、独特,彝族依托当地的自然环境而生,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前后三天举行火把节活动是为了保一方水土,火把节是由祭祀、火把舞、斗牛、斗鸟、摔跤、赛马、荡秋千、磨磨秋等构成的彝族文化。山是当地彝族生存之源,火为崇高信仰,祭祀山神的目的是为保佑平安、风调雨顺、兴旺发达,其实质是族人的精神依托,心灵安抚。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会导致传统体育项目失传并影响文化失衡。如何传承彝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必须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提出文化与自然须走可持续之路。
【关键词】:生态体育 火把节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 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92.1;G812.4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1 导言9-12
  • 1.1 选题依据9-10
  • 1.2 研究目的10
  • 1.3 研究方法10-11
  • 1.3.1 文献资料法10
  • 1.3.2 访谈法10
  • 1.3.3 问卷调查法10-11
  • 1.3.4 田野调查法11
  • 1.3.5 数理统计法11
  • 1.3.6 逻辑分析法11
  • 1.4 研究对象11-12
  • 2 文献综述12-20
  • 2.1 国际生态体育的演变历程12-13
  • 2.2 我国生态体育发展的现状13-15
  • 2.2.1 生态体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3
  • 2.2.2 生态体育的发展引领着竞技体育的转变----和谐13
  • 2.2.3 在生态体育新视野下引导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3-14
  • 2.2.4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促进生态体育朝着绿色、和谐、文明方向快速发展14-15
  • 2.3 相关概念的解读15-16
  • 2.3.1 生态体育15-16
  • 2.3.2 可持续发展16
  • 2.4 生态体育的基本理念16-18
  • 2.4.1 以人为本16-17
  • 2.4.2 和谐17
  • 2.4.3 生态文明17
  • 2.4.4 文化育人17-18
  • 2.5 火把节研究现状18-20
  • 3 盘县田野调查基本情况20-24
  • 3.1 盘县概况20
  • 3.2 妥乐彝族村寨基本情况20-21
  • 3.2.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20
  • 3.2.2 生活形态、居住20-21
  • 3.2.3 农业、养殖业、矿产、主食与副食21
  • 3.2.4 民族文化活动21
  • 3.3 神话与宗教信仰21-24
  • 3.3.1 火把节的传说21-22
  • 3.3.2 彝族自然崇拜信仰22-24
  • 4 火把节中表现的物质形态24-30
  • 4.1 彝族服饰24
  • 4.2 火把场、火把与火堆24-27
  • 4.3 彝族火把节传统体育表现形态27-30
  • 4.3.1 斗牛比赛27-28
  • 4.3.2 斗鸟28-29
  • 4.3.3 火把节舞29-30
  • 5 火把节表现的取火仪式行为30-33
  • 6 火把节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33-38
  • 7 火把节所表现出的民族传统体育特征与价值38-40
  • 7.1 火把节所表现出的民族传统体育特征38-39
  • 7.1.1 竞技性38
  • 7.1.2 娱乐性38-39
  • 7.1.3 仪式性39
  • 7.2 火把节所表现出的民族传统体育价值39-40
  • 7.2.1 健身价值39-40
  • 7.2.2 民族凝聚价值40
  • 7.2.3 文化传承价值40
  • 8 生态体育与火把节传统文化的联系40-42
  • 9 火把节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42-48
  • 9.1 优势42-45
  • 9.2 劣势45-48
  • 10 结论48-49
  • 11 火把节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策略措施49-51
  • 11.1 推动彝族文化发展繁荣,提升盘县地区文化软实力49
  • 11.2 促进招商引资,推动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49-50
  • 11.3 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当地的生态环境50
  • 11.4 面向未来,立足自身,,结合现代主流文化传承民族文化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1 调查问卷54-56
  • 附录2 田野调查:安排进度表56-57
  • 致谢57-58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晓祥;生态体育的内涵与特点[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李宏斌;;生态体育的生态伦理底蕴[J];伦理学研究;2011年01期

3 周忠林;;生态文明下“生态体育”的和谐发展[J];大家;2012年03期

4 陈雪燕,赵莹,王希柳;科技体育和生态体育——未来体育发展的新模式[J];山东体育科技;2002年02期

5 邓跃宁 ,李峰;社区体育生态化服务体系及其建设[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12期

6 王宝军;;生态体育教育的构建[J];群文天地;2012年15期

7 李文静;;生态文明视阈中的现代体育[J];文史博览(理论);2009年05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舒长兴;付玉;余丽华;;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体育的战略选择与可持续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赵溢洋;;满族原生态体育文化变迁的解读——以阿城料甸满族聚居村落为个案[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何茂;江彩凤;;中国学校生态体育课程的生态伦理底蕴[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龚建林;;生态体育——现代体育的发展方向[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晓璐;宿迁将打造生态体育城市[N];中国旅游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陈军;全力打造生态体育城市[N];宿迁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卢苇;江苏宿迁:打造“生态体育城市”[N];中国体育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尹丽萍 实习生 张朝拯;塑造品牌赛事 弘扬生态体育[N];中国体育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卢苇;发展生态体育 助推生态经济[N];中国体育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贾海红 邵帅 实习记者 付媛杰;发展生态体育 构建和谐城市[N];中国体育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杨禹璋;发展生态体育 推进贵州城镇化建设[N];贵阳日报;2014年

8 记者 阿荣;呼和浩特市 生态体育产业促进会成立[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9 本报记者 葛会忠 兼职记者 王国庆;生态体育从贵阳起跑[N];中国体育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许珂;原生态体育的时尚包装[N];中国体育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萌;石家庄市高中学生生态体育意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2 牟娟;湖北省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中学学生生态体育意识与行为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蒙祖敏;贵州少数民族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4 周光凯;生态体育视域下盘县彝族火把节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5 王铎;生态体育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与价值的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竹青;学校生态体育的开发与教学模式构建研究[D];鲁东大学;2014年

7 于曦;生态体育视野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体系构建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年

8 胡彩凤;浅析重庆市高校生态体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重庆大学;2011年

9 王倩;新农村生态体育的开发与管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唐盛;生态奥运: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趋势[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生态体育视域下盘县彝族火把节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3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463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2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