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我国遗产廊道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06-21 16:13

  本文关键词:我国遗产廊道研究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遗产廊道作为一种跨区域综合性遗产保护利用理论方法,汇集了多种功能和优点,为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和视角。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可视化软件,分析我国遗产廊道的研究态势:目前上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侧重于实证研究,研究视角集中在宏观大尺度,研究学科主要涉及建筑科学与工程、景观设计、旅游、文化、考古等,研究对象多选择工业遗产廊道,研究主题包括遗产廊道的构建、遗产廊道价值的评价、构成体系和遗产廊道与旅游的互动。今后我国遗产廊道的研究应注重遗产廊道本土化理论的研究,还应拓宽研究视野,不断深入细化。
【作者单位】: 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南海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基地;泉州理工学院;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遗产廊道 文献计量 研究态势 中国
【基金】: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项目(2015A020219013)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4XGL54)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C106);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B200) 岭南师范学院校级人文社科类项目(QW1409)
【分类号】:G122;F592
【正文快照】: 近年来,我国的遗产保护对象从文物转向文化遗产,从对遗产点的保护转向对遗产的综合整体保护,注重点、线、面相结合,注重将自然和文化要素相结合,注重对大型遗产、大遗址、线性遗产、文化线路等的保护,遗产保护形态也由静态保护转向动态保护和活化利用[1-2]。而国际上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华;;遗产保护工作的管理与利用[J];文化学刊;2007年02期

2 任思蕴;;建立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保障机制[J];文物世界;2007年03期

3 朱清;余韵;;基于产权分析的自然遗产保护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6期

4 李本振;王叶;明庆忠;;中国世界遗产管理体系的回顾与展望[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马明飞;;我国自然遗产保护立法的困境与出路[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苑利;顾军;;自然遗产保护中的主要问题及其防止策[J];西夏研究;2011年04期

7 聂云霞;;数字遗产保护研究的现状与瓶颈分析[J];档案学研究;2012年06期

8 解彩霞;;遗产何以可能?——一种现代性的反思[J];文化遗产;2013年01期

9 闫凤珍;;探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17期

10 张克复;;东京巨额遗产案追踪[J];上海档案;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建松;;我国遗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2 苏荣誉;;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新思考[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3 闵庆文;;遗产类型的多样性与保护途径的多样性[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4 王佩琼;;确认遗产的普遍价值[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5 孙华;;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第一要素:价值的延续[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6 杨文志;;遗产:民族的“种质资源”[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7 李雯;黄德林;杨程;;部门分管制下自然遗产保护评估指标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华芳;穆吟;汤海孺;;社会学视角下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角色[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9 吕娟;李云鹏;;大运河水利遗产现状问题及保护策略探讨[A];2013年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孟华;秦耀辰;;中国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两难还是双赢[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佳明;转型过渡期世界遗产战略管理的原则与方法[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罗佳明;社会文化差异与遗产管理理念[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复旦大学文博系 王运良;县域文化遗产管理之意识困境[N];中国文物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双敏;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功结合的有效途径[N];中国文物报;2006年

5 复旦大学文博系 王运良 编译;遗产领域立法实践中的利益平衡原则[N];中国文物报;2008年

6 罗佳明;中国世界遗产的组织体系建设与改革[N];中国旅游报;2004年

7 谢宏;把国家遗产完好无损地留给子孙[N];大众科技报;2003年

8 李晓黎;城镇化中遗产“待遇问题”[N];中国建设报;2014年

9 记者 石健 通讯员 翁凯 瞿愉寒 刘雷洪;2014年国际考古遗产管理科学委员会年会在吉首召开[N];团结报;2014年

10 中共四川省乐山市委宣传部 罗佳明;我国世界遗产管理的有效性及其社会文化环境影响[N];中国旅游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臻;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学分析[D];同济大学;2008年

2 吴育标;中国世界遗产战略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马明飞;自然遗产保护的立法与实践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余洁;遗产保护区的非均衡发展与区域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惠毅;论电视传媒在西安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D];西北大学;2014年

7 吕晓斌;基于产权视角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8 李连璞;遗产型社区属性剥离与整合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黄明玉;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及记录建档[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周剑虹;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灿芳;遗产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郝树楷;论继承法对遗产债权人利益的保护[D];河北大学;2014年

3 田园;我国遗产税立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李亚平;我国的自然遗产犯罪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张敏;论遗产分割中对债权人的法律保护[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6 王月华;论遗产的范围[D];苏州大学;2015年

7 王婧;遗产廊道视角下京杭运河沿线古镇的旅游发展探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李蒙梅;两大法系受遗赠制度比较与借鉴[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周威;中国运河遗产廊道的开发与保护[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齐敏;中国大陆社会力量介入文化遗产事业管理经营问题初探[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遗产廊道研究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9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469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a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