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农村小学生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的行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30 15:05

  本文关键词:略论西方哲学的科学与民主精神,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师范大学》 2010年

农村小学生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的行动研究

王莉  

【摘要】:本研究于2009年9月初——2009年12月底,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一所农村小学的三位教师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展开。研究遵循了行动研究的基本规范和要求,综合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物分析法、观察法等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考察农村小学学生课外作业在设计、布置、批改、评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唤醒教师改革课外作业各个环节的意识,提高课外作业的实效,彰显课外作业在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教师掌握有效改进小学生课外作业的措施和方法,提高教师改进课外作业的能力,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研究中,针对小学生课外作业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研究者从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开展了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的多样化探索阶段和综合性探索阶段的研究。 在研究后期通过学生、家长、年级组组长的反馈,本研究具有一定的行动效果。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农村小学生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从教师有意识地设计课外作业开始,再到各种形式的课外作业的尝试设计,最后使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从整体上进行考虑,使之综合化;教师在课外作业优化设计中,不断地进行尝试、反思、探索,其中,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基础;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的行动研究,不仅使农村小学生的课外作业体现其应有的价值,而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拓宽研究者的视野,进行研究者间的合作与交流是课外作业优化设计和行动研究的重要基石;课外作业优化设计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以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研究建议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之前要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吃透其精要;在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的行动研究中,要多开展对研究者思想能够受到启发的研讨和交流;教师要具有优化设计课外作业的意识和能力,须形成在教学实践中持续学习的良好习惯;课外作业优化设计需要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教育行动研究应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研究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6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王继荣;;判作业的“三字经”[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年03期

3 曹道锦,赵晨曦,彭霞辉;“指导性作业布置”的新方式初探[J];长沙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孟娟;新课程下的作业布置———种新的学习观[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04期

5 段鸿,高正玲;教学论应重视学生作业问题研究[J];固原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6 朱芳;舒萍;;综合作业让学生收获快乐和自信[J];江西教育;2008年14期

7 金绍荣;肖前玲;;作业批改记录: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见证[J];基础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8 王术怀;;浅谈学生作业的布置和批改[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年00期

9 柏跃富;作业的分层布置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唐小兵,冒金彬;“商量作业”的尝试[J];教学与管理;200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晶;新课改下的语文作业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燕;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程高学;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及批改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晓英;对小学生作业的哲学解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栾小芳;小学生家庭作业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静娴;我国中小学家庭作业价值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付爱娟;中小学作业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8 骆莎;信息化环境下多样化作业的设计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冯顺顺;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庆华;;对藏族牧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陈静;;民族地区高师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4 吴玉军;;确定性追求与自我的失落——考察前现代人生存境遇的一个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张能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形而上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万增奎;教育行动研究的构思与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李伟,杨世国,郭世平,王家正,朱广化;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要作一些质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0 单传友;;时间间距:意义的创生之渠——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芳;;引入社工人才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谈贵州社区矫正人才队伍的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俞可;;校长专业发展研究的方法论探索:社会化路径[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3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4 李丹婷;;真实的启迪:论质的研究及其在公共行政学中的应用[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5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6 郭生麟;;“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7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林晓珊;;身体流动与性别不平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城市家庭汽车消费[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于守艳;王晶;;来自女性学课堂的声音——一个质的研究方法情境侧记[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揭章武;;基于公平教育视角解读“培优辅差”的教学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丽莹;小学儿童合作观念与行为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崔霞;职业经理人培训效果综合评估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丹;新时期高校德育管理人本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小岳;幼儿体育的制度保障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林;略论现代教师权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2 王月英;作业评价之理念[J];北京成人教育;1999年07期

3 郭建民;关于初中数学作业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李宝荣 ,伍芳辉;与加德纳先生关于“多元智能研究”的问答录[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6 姚梅林,王泽荣,吕红梅;从学习理论的变革看有效教学的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8 杨寿堪;略论西方哲学的科学与民主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9 张文;实施素质教育还作业功能的本来面目[J];北京教育;1999年08期

10 李捷;巧设“多种智能作业”开发学生潜能[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晓;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之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红;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何晓雷;民族地区校本教研之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英;新课程背景下的优化中学作业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云;中学语文作业形式及作业评价[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冉维维;中学语文作业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尹瑶芳;小学作业批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光;贴心老爸[J];小学生(低年级版);2003年07期

2 竹红萍;;如何设计学生的语文课外作业[J];考试周刊;2009年01期

3 H.A.雷柯夫;郝水;;中学动物学课外作业的组织[J];生物学通报;1954年06期

4 韩郁香;;语文课外作业的布置[J];小学教学研究;1998年08期

5 施健,卞惠石;设计开放性作业 减轻学生负担[J];河北教育;2000年12期

6 杨光;贴心老爸[J];小作家选刊(小学);2003年11期

7 陈月飞;项目化英语课外作业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6期

8 陈让常;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改革[J];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11期

9 冯浩;我看语文课外作业[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01期

10 王晓悦;"蓝猫"陪我度暑假[J];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彦艳;李佃军;;浅议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与评改[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2 熊新秀;;研究和设计语文课外作业[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王守旭;;高职机械制图创新课外作业教学[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徐静峰;;浅谈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王炯华;刘一华;王美芹;柳兆涛;;对学生课外作业与平时成绩考核方式改革的一点思考[A];海峡两岸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唐林波;;让课外作业成为一种学习享受——谈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7 尹稚英;;作业改革新思路——自主、和谐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8 ;上海市洋泾中学部分学生营养调查[A];中国生理科学会第三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营养学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1年

9 王燕;;寓德育教育于作文批改之中[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宗江;;作业设计的的针对性[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 刘徽;[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大丰市新丰镇第三中心小学 仲汉华;[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3 李樵 邹永宁;[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河南省内乡高中数学组 杨志刚;[N];学知报;2011年

5 嵊州市金庭镇中学 吕小东;[N];学知报;2010年

6 莫清华;[N];海南日报;2007年

7 兖矿集团公司第二中学 孟伟;[N];中国体育报;2006年

8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东大街第一小学 罗凌云;[N];中国体育报;2007年

9 李秋玲 李红申;[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李益众;[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雁玲;行动研究中高校外语教师研究能力的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刘乃华;幼儿生命教育教程编制和实施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谭清;建构主义视野下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课堂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李娟;促进教师观察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水平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罗伟良;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战略实施模型研究——基于伟易达集团的实践与探索[D];暨南大学;2003年

8 龚正元;化学课程中的科学过程技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永英;幼儿教师儿童学习观变革之路探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农村小学生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海英;高中化学课外作业负担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晓辉;高中英语课外作业的现状调查与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4 魏鸿雁;初中英语课外作业生本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任新宇;新课程下中学语文课外作业的创新思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黄珑怡;高中新世纪教材任务型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行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倩;高中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晓彬;当前我国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合理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鑫;中小学协商式课外作业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刘新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略论西方哲学的科学与民主精神,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8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58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9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