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教师期望与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

发布时间:2016-12-21 12:59

  本文关键词:西方国家教育机会均等及其观念的历史演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科技大学》 2006年

教师期望与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

张敏  

【摘要】: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成为了可能。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关注不再仅限于宏观层面的入学机会上,而是逐渐将目光放在教育活动内部微观层面上如课堂教学中。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问题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能真正地得到全面、完善的发展。 现今的课堂教学中在空间资源的分配、师生交往方式、教学内容的安排、评价标准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均等问题,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因素是教师期望的不同。由于教师掌握着教育资源的分配,教师对待学生的不同期望,决定了学生在教育资源的获得中是否机会均等。 为此,本研究对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关注微缩至日常课堂教学,以武汉市武昌区SPL小学三(1)班2名任课教师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并如何分配其所掌握的教育资源。 本文采取质的研究方法,研究者亲自深入课堂观察,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分析教师对教育资源分配上的不同:其一是在课堂提问方面。教师在提问的方式、等待学生的回复、对回复的评价等均有不同。其二是在课堂讨论方面。在课堂讨论中,教师更加相信优等生的能力,给予更高的要求;而对差等生没有太高的要求。其三是在知识分配方面。教师往往给优等生布置更有难度的作业;而对中等生和差生不做过高的要求。其四是在信息反馈方面。教师对优等生的反馈明显比对差等生更及时,肯定和鼓励也更多。其五是在课堂管理方面。教师对差生的管理明显比对优等生更加严格。最后在情感分配方面。教师与优等生的情感交流比和差等生的更加频繁和融洽。 这些不均等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教师对待学生的不同期望。因此,教师排除种种干扰因素,尽可能对学生形成合理而适当的期望,是减少课堂教学中机会不均等现象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24.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9
  • 1.1 问题的提出9-13
  • 1.2 文献综述13-15
  • 1.3 概念界定15-19
  • 2 研究的方法与设计19-27
  • 2.1 研究方法的选择19-21
  • 2.2 资料的收集与处理21-23
  • 2.3 研究的信度23-25
  • 2.4 研究的伦理道德25-27
  • 3 教师期望效应27-34
  • 3.1 教师期望效应的由来27-28
  • 3.2 教师期望效应的作用机制28
  • 3.3 教师期望效应的实现过程28-32
  • 3.4 教师期望与机会均等32-34
  • 4 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34-60
  • 4.1 进入课堂34-35
  • 4.2 课堂观察实录35-45
  • 4.3 分析与思考45-55
  • 4.4 关于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的几点建议55-60
  • 5 结束语60-63
  • 5.1 关于本文研究的结论60-61
  • 5.2 课堂教学中是否存在机会均等问题61-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8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68-69
  • 附录 2 访谈提纲69-70
  • 附录 3 武汉市武昌区SPL 小学校园布局简图70-71
  • 附录 4 三年级(1)班课程表71-72
  • 附录 5 参与课堂观察教学的日程安排表7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宝琰;万明钢;;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实证研究成果评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7期

    2 张正;;女性主义视野下教师课堂教学中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吴小绒;;从教育的机会均等审视当代中国的教育公正[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李志文;;谈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J];教育艺术;2011年06期

    5 熊春文;陈辉;;西方国家教育机会均等及其观念的历史演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陈运保;刘硕;李贤;江晓茹;;高中生物理学习方法的个案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0期

    7 陈晓飞;;高等教育机会平等要素和结构的演进[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8 周蕾;;论教育民主化[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9 陶行知;;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J];生活教育;2011年14期

    10 杨曦婷;;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发展及启示[J];职业时空;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高等教育高收费:现状、原因及对策[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陈伯璋;;台湾教育改革的另类省思[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3 蒋丹;;英美对教育公平的探索——基于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立娥;;试析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性别环境与途径[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晶晶;;择校:促进还是抑制教育公平?[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高扬;;义务教育校际均衡指标综述[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海燕;;从教育公平的视角探析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崔慧广;;义务教育财政均衡制度与政策的设计框架——基于公众对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晶晶;娄星;;教育券—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可行方式[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真真;;美国高等教育资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金燕;[N];学习时报;2009年

    2 刀福东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周金燕;[N];学习时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冯洁;[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N];人民政协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张圣华;[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陈洁;[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彭湖湾;[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9 杨胜华;[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袁振国;[N];人民政协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敬少丽;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强;理想与现实:美国农村普及教育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喜娟;美国综合高中发展危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向荣;科南特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董美英;教育机会均等视阈下重点高校大学生来源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水发;我国发达城市学校领导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桂绍贞;台湾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管理策略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教师期望与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李彤彤;美国教育机会均等运动:理论探讨与实践策略[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超;和谐社会视角下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4 孙晓丽;论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机会均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云飞;教育中质的研究方法运用评析[D];河南大学;2003年

    6 向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制度与教育机会均等——以武汉市东西湖区中小学为个案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张伟;农村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8 欧阳宇;走向公平:高等教育收费改革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守军;枝江市义务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文倩;20世纪60年代美国《初等和中等教育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西方国家教育机会均等及其观念的历史演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2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22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c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