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犹太农业垦殖运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04 15:18
【摘要】:苏联犹太农业垦殖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犹太人在苏联政府的支持下和外国犹太慈善组织的帮助下在克里米亚、南乌克兰和远东的比罗比詹从事农业垦殖的运动。苏联犹太农业垦殖运动发端于20年代初期前栅栏区的犹太经济危机。在战争的破坏下,在布尔什维克政府逐步消灭资本主义因素的经济政策下,三分之一的苏联犹太人被剥夺了公民权,还丧失了基本的谋生手段。为了使苏联犹太人摆脱困境,德国、法国和美国的犹太慈善组织在对苏联进行饥荒救济的同时开始资助苏联犹太人自发性的农业垦殖活动。1924年以后,在美国犹太慈善组织美国犹太人联合分配委员会的倡议下,国际犹太慈善组织陆续与苏联政府签订协议,将苏联犹太人小规模、自发性的农业垦殖活动转变成大规模有组织的农业垦殖运动。为了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改变农村地区的落后状况,苏联政府欢迎犹太慈善组织进驻苏联。它不仅为它们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还赋予它们指导垦殖工作、管理地方事务的权力,在政府统治薄弱的农村地区,外国犹太慈善组织哑然成为苏联政府的地方代理。 一开始,苏联犹太人从事垦殖的地点主要是克里米亚和南乌克兰。1928年,苏联政府又将远东南部的比罗比詹划给犹太人,允许他们在这里建立民族自治体。30年代中期以前,苏联犹太农业垦殖运动的成绩斐然。在苏联政府和外国犹太慈善组织的帮助下,将近25万苏联犹太人从受政府歧视的商人、手工业者转变成受社会尊重的农民。随着犹太垦殖规模的扩大,1927-1935年苏联政府陆续在克里米亚和南乌克兰建立5个犹太自治区;1934年,政府又将比罗比詹升级为犹太自治州。然而,犹太民族地位的提高并不能挽回苏联犹太农业垦殖运动的衰落之势。这主要是因为苏联的工业化和苏联农业的全盘集体化。尽管集体化浪潮并为对克里米亚和南乌克兰的犹太定居点造成严重影响,但它却对外国犹太慈善组织的代理地位产生巨大冲击。集体化实施后,政府工作人员开始进驻农村地区,犹太慈善组织的活动不断受到排挤。大清洗开始后,外国犹太慈善组织不得不终止合同、离开苏联。工业化对犹太垦殖运动的影响更为严重,苏联工业的发展不断将犹太垦殖者吸引到城镇地区,申请从事农业垦殖的人也越来越少,,犹太集体农庄开始面临劳力不足的问题。最终为克里米亚和南乌克兰的犹太垦殖活动画上句号的是苏德战争和战后席卷苏联全境的反犹主义运动。纳粹军队摧毁了克里米亚和南乌克兰的犹太定居点,苏联政府的反犹主义立场磨灭了犹太集体农庄恢复重建的所有希望。 与犹太人在克里米亚和南乌克兰的垦殖活动相比,比罗比詹的发展轨迹有所不同。它是在前两个地方的垦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时被选为犹太垦殖地的。由于位置偏远,它一直未能吸引到足够的垦殖人员。除了政府的资助外,犹太慈善组织对比罗比詹的投资非常有限。后来随着政府经济重心的转移,比罗比詹彻底沦为名不副实的犹太自治区。 尽管苏联犹太农业垦殖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对它的研究仍能使我们发现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东西。从苏联犹太农业垦殖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时期苏联民族政策的演变,从支持民族发展到打击民族主义,从鼓励民族建设到进行民族清洗。苏联犹太农业垦殖运动是苏联民族政策多变性的完美体现。另外,在对苏联犹太农业垦殖运动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犹太人建立民族国家的必要条件,尽管苏联犹太农业垦殖运动拥有国家的支持、充足的后备人力资源以及政府鼓励民族发展的优越条件,但最终使它走向失败的是政府政策的多变。没有稳定的政策和始终如一的支持,苏联犹太农业垦殖运动只能像其他国家的犹太农业垦殖运动一样被工业化潮流所席卷。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512.5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超;金晓霞;徐荣男;;再看文艺复兴下的宽容曙光——14、15世纪的意大利犹太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2 张淑清;对犹太人隔都的历史考察[J];北方论丛;2002年04期

3 冯定雄;;波斯帝国时期巴比伦文化对犹太文化的影响[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06期

4 黄福武;;现实中的神话——以色列基布兹现象浅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03期

5 赵阳;;近代波兰犹太社区的形成与基本特点[J];东岳论丛;2011年04期

6 张敬品;石广清;;从一神教与多神教冲突看《出埃及记》“十灾”的意义[J];电影评介;2009年04期

7 李勇;;以色列的宗教社会主义运动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8 杨雪峰;;莱昂内尔·罗斯柴尔德的议会之旅刍议[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04期

9 曾红;;14—16世纪意大利的基督徒与希伯来书籍[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10 王本立;对1290年英国驱犹事件的权威解读——《英国犹太人的瓦解》评介[J];世界历史;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践;;多元宗教信仰与各民族的和谐共生[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2 韩逸畴;;宗教与法律——自由源与流的探戈[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与宗教的历史变迁[C];2010年

3 高尚;葛韵;;《摩西五经》中的民事性规范研究[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与宗教的历史变迁[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阳;以色列与美国犹太人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康英;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及其《基督教会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宫丽;精神家园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高建红;12-16世纪西欧的医生[D];复旦大学;2011年

5 汪舒明;大屠杀记忆和美国外交[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晓敏;科拉科夫斯基宗教理论及现代性反思[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林国明;犹太人社团与以色列对德国的战争索赔[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淑琴;犹太文化及其商业特征[D];吉林大学;2006年

9 邱文平;犹太人早期上帝观念的历史演变[D];复旦大学;2006年

10 罗衡林;纳粹统治时期德意志犹太人生存状况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李晓平;苦难与救赎[D];江南大学;2010年

3 张少华;《希伯来圣经》的正典过程及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4 朱晓;11-13世纪英国犹太社团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武晓燕;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美国身份”解读[D];暨南大学;2011年

6 韩晔;反犹主义:对斯大林政策导向的误读[D];兰州大学;2011年

7 殷亚杰;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建国的支持与援助[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福生;本—古里安的移民思想与实践研究(1903-1948)[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丝丝;索尔·贝娄对传统流浪汉小说的继承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少军;《耶利米书》中的“新约”:对西奈之约的回归[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00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400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b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